低氧的诱惑——2019年诺奖成果解析


低氧的诱惑——2019年诺奖成果解析

氧的利用和调节是高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门扎3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的相关机制而获得了201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factors1,HIF-1)广泛存在于急、慢性缺氧细胞中,是细胞适应低氧的重要转录因子。本文通过介绍HIF-1的发现和基本分子机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氧气,是人和动物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当含氧量低于正常水平时,生物发生一系列局部性和系统性的改变以降低缺氧的影响,称为低氧适应,科学家们一直在进行低氧适应相关机制的研究。


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和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发现了细胞响应并适应低氧环境的分子机制,其中低氧诱导因子1(HIF-1)蛋白的作用解释了多细胞需氧生物适应氧气含量变化的机理,这一重大发现为他们赢得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IF-1蛋白的发现


20世纪90年代早期,Semenza和Ratcliffe在探究低氧诱导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机制时,发现了一种能够出核并与一段诱导缺氧效应至关重要的DNA序列结合的核蛋白,将其命名为HIF-1。


1995年,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室纯化得到了HIF-1蛋白,发现这是一种由α亚基和β亚基2部分构成的蛋白异二聚体。


其中α亚基受O2调节,通过bHLH-PAS结构域与目标DNA区段结合调控HIF相关百余种基因的转录。HIF-α共有3种同源蛋白:HIF-1α,HIF-2α和HIF-3α。HIF-1α广泛表达于所有组织细胞,HIF-3α则局限表达于内皮细胞、脑、肺和神经嵴细胞。


β亚基不受O2影响和调节,属于构建性表达,通过PAS结构域与α亚基结合后对其功能发挥辅助作用。


HIF-1通路


随后的研究中,Ratcliffe和Semenza发现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中,都存在利用HIF-1启动特定基因表达的HIF-1通路。HIF-1在共刺激分子p300和CREB结合蛋白(CBP)的辅助下形成转录复合物,识别DNA的低氧反应元件后,进一步调节下游200多种靶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促进细胞氧气的运输和对低氧环境的适应。


HIF-1的调节


HIF-1α在低氧条件下稳定,而在正常氧环境下半衰期极短(<5 min),科学家们对HIF-1的调节机制展开了重点研究。


通过染色体中间缺失实验发现,pVHL通过结合E3泛素连接酶,与HIF-1α氧依赖降解域(ODD)相互作用,将其引向相应的蛋白酶体降解,从而抑制HIF-1下游基因的表达。


2001年,Ratcliffe等人发现,有氧条件下pVHL与HIF-1α的结合需要一种脯氨酸羟化酶(PHD)的参与。PHD特异性地羧化HIF-1α氧依赖降解结构域中的脯氨酸亚基,促进HIF-1α与pVHL-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结合,进而被降解。由于脯氨酸羧基上的氧原子直接来源于O2,所以PHD必须在有氧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Semenza等人还发现了一种缺氧诱导因子(FIH-1),可以在常氧条件下特异性地与HIF-1α抑制性结构域aa576-785结合,阻滞其与p300/CBP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HIF的转录活性。


HIF与疾病的关系及临床应用


研究发现,HIF蛋白的稳定表达对缓解贫血、缺血缺氧性疾病和肿瘤等多种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与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和功能性铁缺乏有关。HIF可以促进EPO表达基因的转录,因此通过口服PHD抑制剂增加HIF的含量,为肾性贫血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目前第二代口服小分子PHD抑制剂罗沙司他,已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临床治疗。除此之外,还有多种PHD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HIF-1α可以在心肌缺血、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肾脏缺血性损伤等缺血缺氧性疾病中,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对抗缺血缺氧造成的损伤。实体肿瘤在增大的过程中,其内部由于得不到足够、及时的血液供应,常出现局部缺血缺氧的情况。研究发现,HIF-1α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过表达,参与肿瘤细胞低氧适应,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并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和耐药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抑制HIF-1α的表达,阻断缺氧信号传递等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然而,有趣的是,HIF-1α不仅帮助肿瘤适应低氧,同时也帮助T细胞适应肿瘤的缺氧微环境,从而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HIF-1α还可以在动脉末梢性疾病、炎症性胃肠道疾病、伤口愈合、帕金森病、骨修复和骨再生、急性肺损伤、急性肾损伤、传染性疾病和器官移植等多种疾病中发挥多重作用,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 Ratcliffe 和Gregg L. Semenza 3位科学家在缺氧诱导因子通路方面的重大发现,为接下来进一步的细胞低氧适应机制研究和治疗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赵丽,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脑缺血/低氧性损伤及适应的细胞分子机制;


李杰(共同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脑缺血/低氧性损伤及适应的细胞分子机制。


全文详见《生命的低氧适应——201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解析》,已发表于2020年《科技导报》第2期。


低氧的诱惑——2019年诺奖成果解析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科技导报》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于2014年,主要刊登《科技导报》期刊内容要点,报道热点科技问题、科技事件、科学人物,打造与纸刊紧密联系又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