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成为信息化时代国家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其中,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引领现代化建设的举措,提升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离不开信息化能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也存在信息孤岛、信息垄断、数字鸿沟、数据滥用等风险和隐患。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技术更新与治理创新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并举,不仅是抢抓数字经济、智能社会“换道超车”历史机遇的需要,也是构建良好制度环境、创新生态和社会秩序的需要。

本文拟从信息技术与国家治理体系协同演进关系视角分析现状、问题与趋势,提出政策建议。

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都会极大改变国家治理模式。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信息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和生产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信息资源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和释放,在满足信息资源和技术需求的前提下,信息化加速提升整个社会发展水平和转型。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内外部环境的确定性,减少认知的不确定性,进而在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效能提升的竞争中胜出。

2、国家治理理论和治理信息化工具

在治理工具和手段中,大数据如同一个强有力的杠杆,撬动着包括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在内的一切事物。

信息技术创新为治理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3、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演进

国家治理模式经历了从韦伯模式走向新公共管理模式,再走向整体性政府模式3阶段。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找能够使信息技术服务治理现代化的途径,能够在降低成本、确保社会服务的同时使治理变得更加高效与个性化。

信息化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验与挑战

要统筹推进信息技术创新与国家治理体系改革,创新应用治理工具和手段,使国家治理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治理需求。

1、信息化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分析

各国政府治理信息化的内涵和目标均强调要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先进的治理理念和信息化工具实现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整体起步较晚。但目前全面快速发展信息化正式提速,主要体现在高速增长阶段的信息化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信息化两个阶段。

2、信息化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从信息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视角看,主要面临3 方面的挑战。

>>>>

重技术轻实践

当前中国很多部门仍停留在技术层面,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程度不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信息化在服务国家和区域治理中的潜能还没有充分释放。

>>>>

重工具轻转型

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缺乏整体和长远的战略思考,只是从工具层面寻求信息化手段升级,而不是进行系统性转型升级。

>>>>

重供给轻需求

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顺畅,存在众多“信息孤岛”和资源闲置现象。

信息化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抢占发展先机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战略政策议题。目标是以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多元主体平等协商、合作共治,通过从基建、技术到应用的系统实践,支撑多元主体自主、平等、有序参与治理过程。

1、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科学决策

在科学决策过程中,及时、准确的数据,正确、科学 的政策工具成为关键。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有助于将科学引入决策咨询过程,尊重客观规律,遵循科学方法,按照科学程序,将决策由经验理性上升为科学理性。

通过大数据、5G、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增强信息开放共享、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强化治理能力、提高服务效能,有效推进政府科学决策。

2、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条块分割

重视数字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并进,提升各类社会主体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促进各部组织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治理信息化的新生态。加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应用,形成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模式。

3、以信息化促进制度创新和治理体系改革

科技和信息化相关的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治理体系改革不断加以规范和解决。提高社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适应性,保障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和安全性,逐步构建信息化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体系整体效能。

结论

面向未来,信息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发展将促进形成一个新的经济管理运营模式以及信息化治理体系。信息化治理能力内嵌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发展体系之中,并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升信息化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有自组织和他组织两个基本路径:提升适应性制度创新能力和提升复杂经济社会关系整体管理驾驭能力。

全文详见《促进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发展》,已发表于《科技导报》第5期。

内容为【科技导报】公众号原创,欢迎转载

作者介绍

李培楠,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战略与信息化创新;万劲波(通信作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战略与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