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动物嵌合体研究是生命科技中极具代表性的争议领域之一,不应当简单地允许或禁止一切嵌合体研究,而是在密切关注潜在伦理、社会风险的情况下,采取适应性调整治理策略,发展与治理并重,并最终形成法治化、监管常态化,以伦理为先导和以法律为主导的科技治理体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用生命科技的成果服务人类社会。政府、科学共同体有必要紧跟前沿科技发展,就人-动物嵌合体研究的科学、医学价值以及潜在的伦理、社会问题与公众沟通,争取公众对该研究领域的理解和支持,必要时可以进行公众咨询,以查明并解决公众的关切与担忧。

前景可待却备受争议,人-动物嵌合体研究且思且行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彭耀进团队

新兴生命科技领域中人-动物嵌合体研究意义重大,但也给当下法律规则和治理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命科技的发展必然要与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同步进行,从而避免因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而造成的技术“无所不能”的迷思,防范诸多事后难以弥补的伤害。在生命科技领域中的人-动物嵌合体研究尤需如此。


潜在应用


人-动物嵌合体研究通常指将人类细胞(尤其是干细胞)添加至动物胚胎以制备出“人-动物嵌合体胚胎”从而进行相关研究,以及将该嵌合体胚胎植入动物体内发育成熟,以制造出“人-动物嵌合体生物”。

人-动物嵌合体研究在探索人类生长发育、新药的研发、制造更贴近于人类需求的动物疾病或损伤模型和创造新的器官来源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解决人类器官移植中器官极度短缺问题的可能性,为人-动物嵌合体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争议不断


探讨人-动物嵌合体研究的伦理、社会争议,不仅为化解各种社会观念的冲突提供帮助,而且有助于客观全面地评价该研究领域应用的社会价值,最终达致理解并制定符合国情,促进科学技术研究进步的治理体系。总结来看,反对人-动物嵌合体研究的观点主要包括:

01、对嵌合体的“厌恶”

提及人-动物嵌合体,许多人会不自觉地产生厌恶甚至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来自对人类与其他物种混合的反感,抑或是源于强烈的社会禁忌。

02、对“非自然”的担忧

对人-动物嵌合体是“非自然”的担忧指出,改变动物体内组织细胞的物种来源势必会影响动物的自然性,使其处于非自然的状态。

03、模糊物种间的界限

对于人-动物嵌合体研究的一个关键伦理争议是模糊或跨越物种之间的界限,或者是说破坏“物种完整性”本身是否在伦理上就是错误的。

04、伦理地位的不确定

研究者们对嵌合体生物属于哪个物种的问题进一步思考,却遇到一个更加大的伦理困境,这种既非完全动物又非完全人的生物应该处于何种伦理地位。

05、有损人性尊严

一些伦理学家反对人-动物嵌合体研究的主要论点是,嵌合体的创造和应用会侵犯人性尊严。

06、滑坡谬误

有学者认为一旦允许将人和动物细胞混合制造嵌合体,就意味着其他类似的对人类社会有重大危害的嵌合体的合成也将不可避免地被放开。

除此之外,人-动物嵌合体研究及应用,还可能引发动物福利、动物权利、医疗资源分配以及疾病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潜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反对人-动物嵌合体的论点部分具有一定的说服力,部分则存有争议。与此同时,各反对观点之间并非必然相悖,而是可能相互联系或交叉的。无论是出于某一或某些论点,该研究领域毫无疑问存在巨大的伦理、社会争议,可能导致伦理、法律和社会等多维风险,业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逐渐调整其立法及政策,以严格规制该研究领域。


如何推进


人-动物嵌合体研究意义重大且其应用前景广泛。论文作者认为,一方面中国需要加大力度促进该研究领域发展争夺国际战略技术高地;另一方面,应抓住生命科技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客观认识人-动物嵌合体研究的科学客观规律与基本事实,意识到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伦理、社会争议以及对该领域伦理治理的重要性、迫切性,并切实加强该领域的伦理治理,为造福人类的科学研究保驾护航。

法律与伦理规范层面

中国应当加强该研究领域的法律、伦理规范制定工作,明确人-动物嵌合体领域的研究边界。基于对伦理、社会争议的分析,人-动物嵌合体研究应当遵循互惠、尊重自主、相称性、公平公正以及可持续性等原则。国家需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以更严格地审查和监测在国内进行的人-动物嵌合体研究活动。同时,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相关立法和监管工作也需要得到加强。

审查与监督管理层面

监管机构需要采取灵活务实的监督管理策略,根据具体的研究方案分析,并明确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加以区分,不能一概而论。人-动物嵌合体研究则应当由涉及人的生命科学与医学伦理委员会和动物伦理委员会协同审查,并应当由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科学家、伦理学家和法律人士配合完成。

公众探讨与科学传播层面

政府、科学共同体有必要紧跟前沿科技发展,就人-动物嵌合体研究的科学、医学价值以及潜在的伦理、社会问题与公众沟通,争取公众对该研究领域的理解和支持,必要时可以进行公众咨询,以查明并解决公众的关切与担忧。

除此之外,还需要高度警惕嵌合体研究被“妖魔化”,正面引导媒体宣传当前科学研究进展,防止少数媒体为吸人眼球而宣传各种猎奇信息,引起公众厌恶与反感,从而阻碍生命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结论


人-动物嵌合体研究是生命科技中极具代表性的争议领域之一,不应当简单地允许或禁止一切嵌合体研究,而是在密切关注潜在伦理、社会风险的情况下,采取适应性调整治理策略,发展与治理并重,并最终形成法治化、监管常态化,以伦理为先导和以法律为主导的科技治理体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用生命科技的成果服务人类社会。


论文作者:彭耀进,李伟


作者简介:彭耀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命科技法与伦理、知识产权与标准、科技与创新政策等。


全文详见《生命科技伦理问题与治理策略——以人-动物嵌合体研究为例》,论文已发表于2020年《科技导报》第5期。


前景可待却备受争议,人-动物嵌合体研究且思且行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彭耀进团队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科技导报》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于2014年,主要刊登《科技导报》期刊内容要点,报道热点科技问题、科技事件、科学人物,打造与纸刊紧密联系又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