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的地方官吏中,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高级官吏大都是昏庸无能之辈,中、低层官吏的能力却非常不错。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能识破梁山好汉们的计策。前文介绍了担任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本文介绍的则是另外的一位。他名叫黄文炳,是江州的通判。

宋江被刺配江州后,受到戴宗、李逵等人的热情款待,逍遥自在。一天,宋江来到了浔阳楼,酒醉兴起,提笔在墙壁上写了一首词和一首诗。回到牢城营后,宋江呼呼大睡,将诗词一事忘得一干二净。谁知第二天黄文炳从无为军来到江州,恰巧也来到了浔阳楼,看到了诗和词,大惊失色,认为写诗之人心怀反意,立即赶往府衙向知府蔡德章汇报。

那么,宋江这一诗一词究竟写了什么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具体内容。这首词是这样:“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正如黄文炳所言,这首词的前半部分并没有很么大问题,关键在于最后一句“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这句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让江州陷入血海之中。

与这首词相比,宋江的诗意图更为明显。该诗云:“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与上面的这首词一样,问题也出在最后一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黄巢是著名反贼,差点推翻了大唐皇朝。因此,黄文炳因为这是反诗的判断是非常合理的。

当黄文炳将这一词一诗的情况和自己的分析告诉知府蔡德章后,蔡德章也非常警觉,命人将宋江押来进行审问。尽管宋江企图用装疯的办法蒙混过关,但演技欠佳,又被黄文炳识破,最终只得招认。尽管宋江声称诗词都是自己在酒醉之时所写,但客观来看已经触犯法律,受到严惩也合情合理。在这个问题上,黄文炳并没有冤枉宋江。

此后,黄文炳建议蔡德章将宋江一案的案件写信告诉蔡京。这个做法有没有错误呢?其实也是合理合法的。宋江所犯罪行并非如之前杀人,而是谋反大罪。将这样严重的罪行上报并没有错。当然,这其中也有黄文炳讨好蔡德章之意,但总体来说仍是明确之举。

此后,戴宗来到梁山,向晁盖和吴用求救。吴用想出了让萧让和金大坚伪造蔡京书信的办法,企图让蔡德章将宋江押解到京城,在途中营救宋江。不过,当戴宗离开后,吴用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致命失误,误用了“翰林蔡京”的印章。这个失误之所以被黄文炳发觉,并非黄文炳有多么高明,完全是吴用的失误过于明显所致。

黄文炳对蔡德章说得很清楚:“如今升转太师,如何肯把翰林图书使出来?更兼亦是父寄书与子,须不当用讳字图书。令尊太师恩相,是个识穷天下、高明远见的人,安肯造次错用?”此后,经审讯,戴宗供出实情,吴用的计策也宣告破产。

宋江和戴宗被判斩首示众,是蔡德章做出的决定,黄文炳不过是随声附和而已。而当梁山众人救出宋江后,宋江却将责任全部推到了黄文炳的身上。宋江对众人表示:“只恨黄文炳那厮搜根剔齿,几番唆毒,要害我们。”但从事件的过程来看,与宋江仇深似海的更应该是蔡德章,黄文炳不过是共犯而已。

最终,梁山众人火烧无为军,将黄文炳一家四、五十口屠戮殆尽,又将黄文炳虐杀,这种做法非常血腥和残忍。宋江等人的所作所为或许正应了一句俗话:柿子专挑软的捏。尽管黄文炳“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但在宋江一案的处理上并无徇私之举,其作为是合理合法的。

参考书籍:《水浒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