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我被小S的三女儿逗乐了!

才满6岁的许老三,沉迷卷发不可自拔,每天要花1个小时研究隔天怎么让自己的头发变卷。为了使女儿达成心愿,小S索性带她去烫头。

几个小时过去,许老三从简单清爽的直发变成蓬松“爆炸”的卷发,整个人都开心得手舞足蹈,隔着屏幕都能感受的霸气与满足,也感染了我们这些中年老母亲。

没想到的是,一众网友却留言表示担忧和批判:

“孩子还小就这么爱美,简直太夸张了吧!”

“关键是并不好看啊,烫头后简直就是步惊云二号。”

“妈妈有点太纵容孩子,不知道烫头的种种危害吗?”

一向硬核的小S当然选择正面刚,她发了一条微博表达支持女儿的决心:“我觉得时髦到爆!她就是那么特别!

我不禁想为小S鼓掌,她尊重孩子的感受,并支持孩子的决定,这实在是很棒的行为。

1

比没知识更可怕的,是没审美

我们这一代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谆谆告诫:爱美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在很多父母眼里,爱美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爱美的孩子是“不正经”和“不学好”的代名词。

比起花时间捯饬自己,还不如学点实际技能,而“爱美”这件事在短时期内看起来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当然要越早摒弃越好。

殊不知,孩子在父母的错误引导下,一点点失去了对美的感知,也就相应缺乏了审美能力。

记得我去美国念书的第一次”pot luck”(朋友聚餐,由每个人或每家提供一道餐点,大家一起分享各家的美食)过程简直蜜汁尴尬。

以为出国前特地恶补的一道拿手菜,可以在朋友圈内打响中国美食称霸天下的知名度,结果别人的每道菜都是这样的:

是的,精致的摆盘,诱人的色彩搭配,连沙拉都可以呈现得这么美;

可我那明明应该是外国人最爱的中国菜:糖醋鸡,却是这样出场的:

幸亏善解人意的歪果朋友都夸我的菜味道棒棒哒。但是我必须摸着良心承认,看到别人准备的食材和端上的菜品,有那么一瞬间我简直自信全无,恨不得马上逃离现场……

说到缺乏审美带来的遗憾和尴尬,我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件真人真事,特别扎心。

一对夫妻起初非常恩爱甜蜜,然而婚后没多久就闹起了离婚。

妻子喜欢家里干净整洁,没事就喜欢买些花草装饰房间,并且她本人也是个精致的女子,无论在家还是出门,都喜欢把自己拾掇得明艳动人。

而丈夫却认为家里能住就行,所以脏衣服和鞋袜经常乱扔,每当妻子提出抗议,他就指责妻子过于“爱美”和“吹毛求疵”,令两个人都生活得紧张而疲惫。

不仅如此,两人的兴趣爱好也大相径庭,妻子喜欢读书、逛艺术展,四处旅行;丈夫除了天天葛优躺和狂刷王者农药,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生活单调而乏味。

在外人看来,两人无论相貌或职业都非常般配,宛若王子公主的婚姻却还是输给了细节。甚至当妻子坚决提出离婚,丈夫感到费解和诧异:“不就是没收拾房间吗,她至于吗?”

他不知道的是,他们两人的矛盾,从来不是收拾房间与否的问题,而是骨子里对于美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不同,所以只能分道扬镳。

吴冠中先生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却很多。”

朋友告诉我,她所在的小区附件有一个静谧闲适的公园,结果不知道谁出的主意,将公园四周装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看上去像极了夜店,她宁可多走几步路去另一个公园,也要逃离这些“丑陋”的变色灯。

我曾在某一线城市的街道看到这样一幅场景:所有的商铺招牌,全是清一色的黑底白字,被网友吐槽为“灵堂style”,别说进门享受美味,连靠近店门都觉得内心发怵,更何谈美好与享受。

更令人心痛的是,因为缺乏审美能力,原先古朴的千年佛像被被修葺成土味“喜羊羊”画风,不仅是一段历史失去美感,尘封的岁月也无法回头,不得不说,缺乏审美是社会一剂可怕的毒药。

(修复前的摩崖造像)

(修复后的摩崖造像)

2

爱美,其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孩子爱美,到底该不该支持?

一千个人会一千个答案,我却很想说:“孩子爱美,是件天大的好事!

看过这样一个公益视频,6岁女孩Anano穿着不同的衣服,到同一个场所测试路人的反应。

第一组实验在广场进行。当Anano穿着整洁时尚站在广场上,很多路人过来询问她是否迷路和需要帮忙,态度和善而友好。

然而,当Anano换了一身脏兮兮的装扮站在广场,没有一个人过来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

第二组的实验换到了餐厅,穿着漂亮优雅和穿着脏衣服的Anano,得到的是和广场上一样的对待方式:一个热情款待,一个冷漠以对。

她最后甚至难过得大哭起来,实验不得不提前中断。

这个测试虽然是观察路人的反映,但是小女孩的反映耐人寻味。

当她穿上漂亮衣服,梳起漂亮发型,她整个人的眼睛是明亮而自信的。

而当她穿上脏衣服,披散着头发,她眼里的光芒也一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沮丧和失落。

杨澜曾经说过:“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丰盛的灵魂。”

对于孩子来说,接近美,拥有美,可以让孩子产生发自内心的自信,和周围社会建立更好的联结。

其次,爱美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生活具有敏锐的管理能力。

我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特别臭美的孩子:

嫌妈妈梳的发型不好看,自己琢磨古装剧里的发型;

认为妈妈装饰的房间不够清新,会自己设计图纸并努力打造梦想空间;

发现自己的生活安排不够优雅从容,会调整作息统筹工作,力争活得自在而清爽。

总之,当我形成自己对美的思考和判断,我也一并学习管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审美力是一个人竞争力水平的体现,和幸福生活的起点。

美学家蒋勋说过:“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在贵州的大数据峰会上,马云语出惊人。他指出:“未来100年是智慧、体验、服务的时代,如果不让孩子学琴棋书画,未来30年将找不到工作!

初次听到这句话,很多家长都惊讶得合不拢嘴,认为马云在危言耸听。但对照国内外孩子尤其是我国老一辈和这一代孩子,我们会发现,缺乏审美和艺术感知,真的会令一个孩子失去竞争能力甚至生存的底气。

在智能化时代,机器人逐步取代人工,可以从事很多工作,且比人工开展得更快更好。然而,机器人无法感受人的喜怒哀乐,尤其是需要倾注感情和创意的艺术能力,当孩子拥有审美能力,就能在未来争得一席之地,不会担心被科技浪潮无情抛弃。

3

对孩子开展美育,把握这三个关键

早在100年前,教育家蔡元培就说过:“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美育基于审美,同时又超越了审美范畴。”

1994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将艺术列为“核心课程”,地位与英语、数学等学科同等重要。不像在国内,美术、音乐这些“副课”总得为语数外这些“主课”让位。

无论是孩子的未来发展,还是心灵成长,都离不开良好的美育教育,建议父母这样做:

1. 从2岁开始,尊重孩子的审美敏感期

董卿曾经谈起自己的童年,最大的伤害来自于父亲的严厉管教。

当她萌生爱美的心愿,对着镜子照个不停,爸爸却直接嘲笑她:“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不如多看书”。此外,董卿爸爸还不让妈妈给董卿做新衣服,认为女孩子不能把过多的心思放在打扮上。

很长一段时间内,董卿都对自己的外貌极不自信,即使事业上已经红得发紫,她也依然会谈到父亲这件事情而落泪。

与董卿父亲形成对比的是,邓超对女儿小花的包容,当女儿喜欢涂指甲和扎头发,他都耐心陪着小花一起经历,甚至允许小花在自己的身上和头上恣意挥洒才华。

得到父亲的尊重与支持,小花成长得自信而开朗,被网友亲切誉为“霸王花”。

《捕捉儿童敏感期》里写道:“实际上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面对审美敏感期的孩子,请父母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嘲笑和打压,给予他们尊重与呵护,这会成为孩子审美力培养的良好基石。(米粒妈频道:MilimaPinDao)

2. 从生活出发,多带孩子参观博物馆、艺术展

我在美国的时候,常带米粒去博物馆“受受熏陶”。总在博物馆里看见老师带着一群孩子们坐在一幅画前面,或者围着一件雕塑打转。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面对“高深莫测”的画作和雕塑,孩子们都看得津津有味,手舞足蹈地在那儿说着谁画这幅画的,画里有什么内容,猜测作者想表达什么感情。八九岁的美国孩子,艺术懂得比米粒妈还多,真让我自惭形秽啊。

对于这一类活动,我起初以为是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慢慢才发现,原来这样的参观和体验就是美国小学艺术鉴赏课的一部分,有的老师甚至每周都带孩子来博物馆参观!

在美国,STEAM启蒙教育是小学课程的精髓。拆开来看,STEAM分别代表:艺术(A)和科学(S)、技术(T)、工程(E)、和数学(M),它们之间的地位一样重要。正所谓:“学好艺术+数理化,走遍天下才不怕。”

3. 从细节着手,培养孩子的审美品格

其实,审美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父母从生活中的细节就可以带领孩子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于一盘菜的色香味搭配,一个碗碟的精心选购,一件家具的陈列摆设,都投入细心和耐心,由此彰显绝不敷衍的生活态度,传递给孩子积极热情的能量。

同时,请父母告诉孩子,美,从来不只是外在的光鲜与亮丽,它更是深入骨髓的教养,是一种尊重、欣赏与理解的心态,是成长路上不疾不徐的从容前行。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孩子,关于生活的趣味、关于艺术的感知、关于美的教育,不仅仅是一项受益于一时的技能,更是一种能够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们受益一生的思维方式。

当孩子能从音乐绘画中释放情感,精神自然豁达明朗。

当孩子能从舞蹈运动中感受力量,身心自然愉悦舒畅。

当孩子能从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寄托一份安宁,在“眼前”和“苟且”中寻找到“诗”和“远方”,自然能将人生幸福的钥匙紧紧握在手掌。

在这个时代,如果只能给孩子一种能力,我要强势安利孩子“爱美”。当他们富有审美情趣,就能勇敢穿越成长路上几多泥泞荆棘,抵达光明温馨的未来。

作者简介:米粒妈,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科学育儿、亲子阅读、剁手推荐。2-6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ID:MilimaPinDao ),0-3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ID:milima66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