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麪避雷手冊,不是每種泡麪都是物有所值

現在日常生活中泡麪已經和米飯一樣被列入生活必需品,倘若泡麪價格過高,還會由國家宏觀調控價格,保證人民的生活所需。而近些年來,交通的不斷發展,也讓我們幸運的喫到了世界各國不同種類的泡麪。但是,不是所有被安利的泡麪都是美味的,總有那麼些踩雷的,讓你花的錢又多又浪費,今天就讓我們來總結下那些喫完就鬱悶的泡麪。

PS:口味不同感覺也不一樣,僅供參考哦~

泡麪避雷手冊,不是每種泡麪都是物有所值

出前一丁:出前一丁是著名的臺灣泡麪,本着進口貨外加價格還比康師傅貴那麼一咪咪的想法,買過一次,事實證明,便宜不一定難喫,貴也不一定好喫,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它的話,我想那應該是清湯寡水。沒有濃郁的味道,也沒有泡麪獨有的香味,給我的感覺是泡熟的面中加了那麼點鹽和色素點綴,總體嘗試很失敗。

泡麪避雷手冊,不是每種泡麪都是物有所值

滿漢大餐:同屬臺灣泡麪,如果說出前一丁是寡淡而無味的話,那它就是湯底味道厚實,厚實但是有怪味。我該怎麼形容這種味道呢?湯是很濃郁沒錯了,但是那種不屬於泡麪的鮮香的確不好聞,並且麪條不容易煮熟,比之一般泡麪需要更久的加工。最後,它一直被稱頌有真材實料牛肉的牛肉包,我會說裏面只有6個牛腩粒嗎?看看圖上的大塊牛肉,再看看碗裏的,它會告訴你什麼叫賣家秀與買家秀的區別,實體牛肉連塊都算不上。總結:純屬網紅炒作起來的一款泡麪,不值你苦苦等快遞的心情。

泡麪避雷手冊,不是每種泡麪都是物有所值

新加坡koka:這是一款被譽爲世界十大最好喫的泡麪之一的幹拌麪,沒有湯底的它,更能品嚐到最原始的味道,並且量相對少,適合需要控制體重的人士。不過,既然被貼上了需要避雷的標籤,它定然有一個缺點。它的缺點是,麪條不夠筋道,如同嚼蠟。雖然不能對泡麪麪條過於苛責,但是它的味道的確不敢讓人苟同。再加上熱帶地區口味同中國略有差異,那種口味也不是普通人喜歡的起來的。

泡麪避雷手冊,不是每種泡麪都是物有所值

康師傅黑胡椒牛排:提到了一堆進口貨,來說說扯本地有名貨——康師傅。它可以算得上是一款從童年就一直陪伴我們長大的泡麪了,而且口味多樣化,不斷推陳出新,基本上超市有一半泡麪的貨架上陳列的都是康師傅,可以說這是泡麪界龍頭老大了。不過即使是老大也有失手的時候,前兩年推出的一款黑椒牛排面真的是踩雷啊。第一次見到還是看有人在搞室外推銷,價格比普通的貴上一些,抱着新品想試試的想法,買了一大袋回去,然後……除開第一次,之後每次都是自己往裏面加火鍋底料。原始那個味道,一股淡淡的黑胡椒味,不香不辣,就像它的存在感一樣,十分之低。每次不另外加點料都沒辦法喫下去。

目前避雷就這幾種啦,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借鑑,不是貴的有名的就是好的,買了又貴又難喫的才最鬱悶啊,白瞎了自己的期待值。接下來小谷一定會再接再厲,爭取品嚐更多好喫的分享給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