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Ta会想尽办法让对方变成替罪羊,让身边的人甚至受虐者本人都蒙在鼓里。第二,我们之前提到过,当受虐者一旦有所反应,企图恢复自己的人格,找回自己时,施虐者就会彻底爆发。

人们常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所以,当一对夫妻闹矛盾时,大多数人都是劝和不劝分。像我们经常听到:“孩子都长这么大了,离婚对孩子多不好”。这些人其实也未必真的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结果呢,夫妻间的冷暴力经常就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旁人不知道的伤害却是越积越深。     夫妻间的冷暴力,通常发生在伴侣一方有着超强掌控欲的家庭。对那些掌控欲高的人来说,一旦发现自己的爱人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就容易产生精神虐待的冲动。Ta会施展自己的掌控力,让对方长时间处于无所适从的情境中。许多人出于对家庭的忠诚,最终都选择了隐忍,甚至配合对方,扮演牺牲型的角色。而当婚姻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施虐者并不想为婚姻的失败负责。所以,Ta会想尽办法让对方变成替罪羊,让身边的人甚至受虐者本人都蒙在鼓里。     东野圭吾代表作《白夜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女主角雪穗在刚结婚时是一位温柔、漂亮,厨艺也很不错的妻子,周围的朋友都羡慕她丈夫的福气。可不到两年,雪穗就开始变得冷淡,不仅不像刚结婚时那样照顾丈夫,言语间有意无意地还带着嫌弃。终于有一天,她在和丈夫私下对话时故意激怒了他,使喝醉酒的丈夫在同事的面前对她动了手,因此有了家暴的坏名声。不仅如此,她还设计丈夫与旧情人重逢,抓住丈夫外遇的证据到人前哭诉,最终获得了高额的离婚赡养费。他的丈夫虽然也埋怨妻子对自己态度冷淡,但仍为自己动手打了妻子以及有外遇一事而感到抱歉和内疚。你看,雪穗的行为的就是典型的精神虐待。     那么,是不是分手或者离婚,精神虐待就可以结束了呢?     很遗憾的是,精神暴力不但在分手过程中不会中断,还会经由双方遗留的联系延续下去。最典型的就是,许多施虐者其实是想通过精神暴力来惩罚配偶,但却祸延了子女,导致无辜的孩子成了间接暴力的承受者。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夫妻一吵架就来问孩子:你是想跟爸爸,还是跟妈妈过?孩子很为难,但经不住大人的咄咄逼人,直到他说出一个答案。这时没有被选中的家长就会把心中的怨恨全转移到孩子身上。即使家长表面很镇定,嘴上说的却是:“那以后我就不来看你了,以后你就没爸爸了”,或者是“那你以后别想见到妈妈了”。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其中一方特别喜欢当着孩子的面羞辱另外一方。伊里戈扬在书中讲到:当父亲或母亲无止境地羞辱另一人,子女别无选择,只能自我隔离。他们不可能建立完整的自我,或者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父母其实并不关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快不快乐,健不健康,对他们而言,最在意的就是孩子符不符合自己的期待,结果就陷入一个死循环——父母越责备孩子,孩子们做得越不好,离父母心中的期待也越来越远。     因此,想要孩子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就一定让要他远离冷暴力。如何远离家庭生活中的冷暴力呢?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受虐者应认清虐待的过程,并明白自己并不需要为婚姻或家庭冲突负全部责任。这就要求受虐者把罪恶感摆在一边,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不要老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是错的。同时,在亲子领域,父母必须学着去辨别对孩子直接或间接的有害人物,即使是近亲也可能给孩子带来不易察觉的伤害。     第二,我们之前提到过,当受虐者一旦有所反应,企图恢复自己的人格,找回自己时,施虐者就会彻底爆发。在对方火力全开的情况下,受虐者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停止为自己辩解。你一定会觉得,这实在太让人委屈了。明明是施虐者太过分,为什么不让受害的一方辩解呢?因为越辩解就越容易被对方拿来做文章。就像《白夜行》里的那个故事一样,施虐者的言语中充满了谎言,受虐者如果哪点说得不对,都很容易被施虐者拿来大做文章。所以当施虐者爆发的时候,受虐者最好沉默。避免落入对方的陷阱之后,受虐者可以坚决地逃开施虐者,思考接下来的应对策略。     第三,你要寻求值得信赖且有力的支持。因为有些人看似与受虐者亲密,却抵挡不了施虐者的操纵,反而来怀疑或指责受虐的一方;还有的人不想卷入是非也会拒绝帮忙。受虐者应该寻找的是懂得陪伴、乐意提供帮助、不做评判的人,因为他们会诚实地面对自己。     第四,如果你觉得冷暴力已经干扰到了你的生活而又找不到能帮助你的朋友,那么选择一位专业靠谱的心理医生,进行正规的心理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态特别严重的案例可能需要诉诸于法律。用法律保护自己,让外人看清事实真相,并向虐待行为坚决说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