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20连垃圾桶年年都能收到花,我却母胎solo手空空

520到了,你今年打算怎么过?

路sir发现身边有很多母胎单身的朋友,虽然你们的情感经历为空白,但路sir不相信,是个人还没有经历过单恋这种事,但惨遭拒绝滑铁卢。

一般被人拒绝之后,生活还得继续,饭照样得吃,日子照样得过,谁离了谁还活不成么,对吧?可是有些人呢,会因此丧失自尊,自暴自弃,要么就死缠烂打,一定要让对方给个说法。

为什么有人会有如此极端的反应呢?单相思到底为什么能让人失去理智呢?

1.单相思可能是一种病?

看着那些如胶似漆、爱得死去活来的情侣,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你可能觉得这个词儿没什么,只是爱得疯狂而已,又不是真发疯。可是你知道吗?在以前,医生确实把单相思当成精神病来治。

这不是我开玩笑,历史上真有不少贵族都被诊断患有所谓的“相思病”。这些男人吃不下睡不着,满脑子想的都是得不到的爱人。不过在当时,得了相思病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儿,反而挺让人敬佩的,毕竟能熬得过单恋的苦,也是条好汉,至于熬不过的,那就是红楼梦里贾瑞那般结局了。

到了13世纪,女人身上也开始出现这些症状,几乎就在一夜之间,相思病成了一种耻辱,甚至被说成是道德沦丧。你看,对单相思的双重标准那时候就有了,怎么男人得相思病就值得表扬,女人得相思病就是道德败坏呢?有人认为,人们对单相思的态度之所以会180度大转弯,可能跟西方的宗教文化倡导节制女性欲望有关。那时候,女性要贞洁、保守,不能随便表露情感,要是敢有哪个女人因为喜欢别人,就搞得茶饭不思甚至疯狂追求,肯定会被人说成不守妇道。

不管人们对相思病的看法如何,单相思当然不会就此消失。在1979年,心理学家多萝西·特诺夫提出了一种现代版的相思病,叫做“深恋感”,也叫“恋爱强迫症”。强迫症大家都听过吧,那很好理解,恋爱强迫症就是说一个人不管对方态度如何,自己心里都会依靠对方,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

没单恋过他人朋友,可能很难理解,就算暗恋过别人的人,也可能想不明白,为啥明明对方不理不睬,你却还要死心塌地、一往情深、自讨没趣呢?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发现了这背后的惊人秘密——原来爱情跟可卡因一样,能刺激我们大脑中的奖赏中心,让你高兴又兴奋。而且,和可卡因一样,这种感觉非常容易上瘾,让人们对心仪的对象越来越渴望。

不过,我们再挖得深一点就会发现,单相思的原因并没有那么简单,很可能是另有所图。这是怎么回事呢?威廉·库帕克和布莱恩·施皮茨伯格把这种现象叫做“目标关联”

这个理论认为,人们追求低级的目标是为了达到更高级的目标,说白了就是得寸进尺。比如说我们想要获得对方的喜爱,实际上可能是为了进一步得到他们的照顾、减少自己的孤独感,或者寻找自我价值。所以说单相思并不仅仅是爱情,里面还寄托了更深层的东西,一个人要是最终决定放弃单恋,也许就觉得自己的生活目标也跟着没了。

2.追求爱情的心没有性别差异

对大多数人来说,男人和女人在恋爱关系中的角色实在是再明确不过了:男追女就是自然而然,女追男就是百年一遇。但我要说的是,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因为身体和行为已经出卖了你。

举个例子,当一男一女陷入爱河,他们体内的神经化学和激素变化完全一样,除了一个例外——睾丸素。睾丸素这个东西跟性冲动和攻击性有关,而且男女都有。恋爱中的女人睾丸素水平升高,而恋爱中的男人睾丸素水平降低。换句话说,恋爱中的女人会变得更加强硬、充满斗志,会像男人一样,对追求心中所爱无比坚决。

因此,无论是结交新欢还是挽回旧爱,男女之间的表现并没差别。就拿2005年的一项研究来说,调查人员找来了匹兹堡大学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发现男生和女生都会主动追求心仪对象。所用的手段也非常类似,无非就是发发短信、帮帮小忙、聊天、约会等等。

这还不止,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单相思的重点都是希望满足两种需求:亲密和依恋。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单相思呢?说到底,爱慕之情和随之而来的求爱行动,都是人类天生的欲望,想要找个伴侣繁衍后代。

但除了生理因素,不幸的童年经历也可能埋下日后单相思的种子。比方说,有几项研究发现,如果小时候被忽视或者虐待,长大后就容易发展成焦虑的依恋类型,也就是说在爱情中极其渴望亲密、爱慕甚至痴狂。结果,就算对方不感兴趣,他们可能也会坚持,变成神经兮兮的跟踪狂。

3.单相思让人癫狂

大家有没有试过被拒绝的滋味呢?不好受吧,表白被人拒绝尤其不好受。要是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就是感情生活顺风顺水了,但对于那些没那么幸运的人来说,被拒绝可能会带来连锁反应,甚至让人发疯。

为爱痴狂可能会让人只关注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多出格。你看电影里那些疯狂追求的人,又是匿名送花又是假装偶遇,他们可能觉得是在制造浪漫,但在别人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跟踪,还会给对方带来各种不便和困扰。

在正常情况下,要是真正喜欢一个人,肯定不会去疯狂跟踪。比方说,就算你再想跟另一半聊天,听听他的声音,你也不会凌晨3点打匿名电话骚扰他吓唬他,对吧?

然而,单相思却能让人变成自恋狂甚至是受虐狂。举个例子,一个女人被男神拒绝,由于完全沉浸在自己浪漫的幻想和欲望之中,她会慢慢觉得自己和男神就是命中注定,他就是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这样,女人成了典型的自恋狂,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统统默认对方也想这样。比如半夜的时候,她特别想听对方的声音,可是她并不会考虑到打电话会打扰对方休息,满脑子都是“他一定也想我了”,她会觉得自己所有痴迷的举动都是为单相思所做的牺牲。

正常情况下,这种迷恋最终只会让女人深陷痛苦当中,因为无论怎么尝试,对方不感兴趣就是不感兴趣,她永远得不到情感上的满足。结果呢,她会因此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即便如此,她仍然放不开。最终,单相思就成了她和对方之间的唯一联系。她开始自虐地接受痛苦,甚至从中获得满足。这么折腾法,难怪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说法了。

4.单相思是艺术家的好朋友

我们知道,艺术家们很多都有自己的缪斯,也就是灵感的源泉。那么缪斯女神究竟有什么魔力呢?难道就只是她们的美貌和带来的快乐吗?

如果一个人受不了让人抓狂的单相思,他可能就会拼命工作,在别人看来,这不过是让自己忙起来,暂时忘掉内心的迷恋罢了。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单相思其实能让人灵感大发。

实际上,人们在恋爱中受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会用创作来应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时候,感觉跟恋爱一样一样的。比方说,创作和恋爱刺激人类大脑的方式非常相似,大量分泌的多巴胺会让人感觉幸福快乐。与此同时,大脑中负责判断和负面情绪的区域活性有所降低。

照这么说,艺术家和求爱者好像还挺像。你看,他们都集中精力瞄准一个目标。对于艺术家来说,他要努力创作,表达自己的艺术概念;对于求爱者呢,则是要追求自己的心仪对象。一旦达成了目标,那成就感和满足感简直难以言表。

当然了,到手的爱情也可能干扰艺术家的创作,本来要拿来搞创作的时间和精力全都跟人去花前月下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人要的人才能真正专心追求灵感。

就拿最近的一项研究来说,它发现社交上的挫折能大大激发艺术家的灵感。比如,被誉为“现代舞之母”的伊莎多拉·邓肯,把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感情经历化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她甚至曾经说过,爱情和艺术不分家。

咱们也不妨试试,把感情上的失利化为创作的源泉,文笔好的可以写写小说、会摄影的可以拍拍照片,还可以画画、写歌等等,没准儿还能多找一份营生。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整个生活都被疯狂的迷恋所掌控,那就得赶快采取措施了。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