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虹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現任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門診部副主任。

譚虹臨牀基本功紮實,能從患者的蛛絲馬跡中抓住了突破點探尋病因,“破獲”不少疑難雜症病例。一次常規查房,一位15歲的男孩子被外院診斷爲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譚虹在詢問病史時,發現男孩表現羞澀而遲緩,言語表達也不清晰,而且做體格檢查時男孩子的下肢與常人不同,小腿肌肉非常粗壯,孩子媽媽反映他從小不能運動,而且近幾年走路容易摔倒,譚虹立即讓男孩子下了病牀在走廊行走,發現他的步態明顯異於常人,左右搖擺類似一種“鴨步”,立即考慮到可能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後經一系列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爲BECKER型肌營養不良症,解開了患者十餘年步態失常以及後期出現反覆心衰的原因,爲他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案。這樣的事例在她日常診療工作中比比皆是。

同時,她注重培養年輕醫生的臨牀思維,促使他們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中。正是幾十年如一日地臨牀一線積累,譚虹目前是省醫心血管專業疑難疾病診斷MDT多學科會診的知名專家,她在幫助疑難病患者解決問題的同時,還樂於分享,把各種疑難複雜病例收集起來,在每年的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舉辦“從臨牀指南到臨牀實踐複雜病例討論會”論壇,,與廣大同行交流和討論疑難病診治思維,分享臨牀經驗。給無數臨牀醫生以啓迪。她的努力,令這個論壇長盛不衰,好評如潮。

譚虹查房與團隊一起認真討論患者病情。

譚虹潛心鑽研素有“心臟癌症”之說的肺高壓的診治中。在十多年前,還很少心血管醫生關注到肺高壓的診斷和治療,而這種疾病的治療手段亦十分缺乏。譚虹在看到這些患者救助無門的情況下,毅然把自己的研究方向之一確定爲肺高壓的診治,經過多年的積累,積累了較豐富的診治經驗。前不久有一位女患者因氣促、水腫住院,她在十多年前因爲風溼性心臟病而做過兩次手術,然而現在發現她存在嚴重的肺高壓,譚虹在查房時發現此患者肺高壓的病因存疑,不僅僅是風溼性心臟病那麼簡單,因此給患者做了肺高壓相關病因檢查,最後確定是硬皮病(系統性硬化症),轉至風溼科進一步治療。經譚虹診治的肺高壓患者已不下千人,而這些患者的生存期也大爲提高。由於治療肺高壓的藥物費用昂貴,許多肺高壓患者囿於經濟原因,常常在用藥方案上猶豫不決,譚虹總是耐心地爲他們解釋種種治療方案的優劣,進行性價比的比較,選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她還特意申請了微信號與肺高壓患者溝通,方便他們諮詢和隨訪。

隨着循證醫學的發展,目前的治療都基於臨牀指南的指導,而不再像以往一樣依據專家的經驗。譚虹是廣東省人民醫院最早接觸循證醫學理念的專家之一。早在1998年,她通過和國際的同行交流發現,我國的臨牀研究幾乎處於半盲區的狀態。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很多臨牀醫生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臨牀研究。她覺得,作爲最早接觸這一領域的心血管科醫生,她有責任,也有義務推動臨牀試驗的發展,爲國際指南的提供中國的研究數據,並且積累經驗,發展我們自己的臨牀研究。近20年來,她二十年如一日,堅持參加國際多中心的臨牀研究,其中大部分爲新藥的臨牀試驗,如Grephon研究、Selphon研究、Fourier研究等,他們的結果均影響了心血管疾病相關指南的制定,並且爲中國的患者實施新的治療方法提供了理論依據。尤其是經過她的努力,一些肺高壓的患者,在走投無路無藥可用的情況下,通過參與臨牀試驗,得以有新藥救治的機會,並且通過臨牀隨訪得到更好更規範的治療,生存期大大延長,她覺得非常的欣慰譚虹對臨牀研究的嚴謹工作態度,得到各研究申辦方的一致讚許,甚至在美國FDA檢查團來醫院中期稽查時候,也給予了高度的讚賞。在幫助醫院參與國際多中心臨牀研究的同時,她自己也作爲研究者,發起肺高壓相關的臨牀研究,並且獲得多項省市級科研基金項目的資助,指導多名研究生畢業。

譚虹學術講座,做先進知識的傳播者。

從醫越久,譚虹越覺得一個人救治的患者也是有限的,同時臨牀上工作中遇到很多心血管患者急性發病的情況可以避免,只是由於患者和家屬心血管疾病常識欠缺造成;加之現今各種僞醫學科普危害不少,唯有醫學知識對社會的普及,才能惠顧更多的民衆,她希望以自己所學,去輻射和幫助更多的人。於是她接手了《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雜誌,從此,她的私人時間完全被填滿,白天查房、門診、講課,累了一天晚上還要審稿,即使外出開會的飛機上,都可見她埋頭審稿。

用專業的知識做最初級的科普,旨在將健康理念傳遞給每一個人。她運用目前受衆最廣泛的自媒體微信平臺,依託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發佈了官方“心血管權威發佈”公衆號,實現線上線下同時進行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的教育,在短短半年內已有數十萬閱讀量,發佈的心血管科普文章被大量轉載,初步實現了健康教育的小目標。

參加廣馬志願者服務隊,熱心社會公益活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