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這裏是張德芬心靈成長課。

面對情緒,我們最終的目標並不是去發泄,也不僅僅停留在認同和表達,我們需要明白,情緒並不是我,情緒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一般人對峙情緒的方式可分爲兩大類:一是否認、迴避、自圓其說,那麼這類人通常比較不會走上自省內觀的道路,因爲理智太強了,可以說服自己;第二類人會發泄、轉移、清除,那麼這一類人通常會走入宗教、靈脩的道路,因爲他們承認自己情緒的存在,但也逐漸知道以上這些方法都還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以上這些方法正是禪宗五祖大弟子神秀說的,“時時勤拂拭”,認真的去打掃自己的心房,一有塵垢了就立刻清理,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你會很忙碌,而且一段時間以後,你可能會把抹布一丟,說:“怎麼搞的,灰塵永遠掃不完嗎?我都上了那麼多的課,學了那麼多的東西,讀了那麼多的書,也很認真清掃了,爲什麼好像永遠無法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呢?”我們需要關照我們的情緒,並且穿越過情緒,不再認同於它。

今天的練習,是使用黃庭禪中的方法,每當我們有負面情緒的時候,雖然每個人的身體感受會有不同,有些人是頭痛,有些人是肩膀痛、背痛,這裏緊那裏緊的,但是幾乎每一個人在胸口的正中央的那一寸見方之處,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檀中穴”,我們常說的“心輪”,就是心中心,總是會有很多的氣血的起伏,老祖宗稱之爲“黃庭”,就是動盪我們人心的根本所在。當下的起心動念,如果勾起了你負面的情緒,那麼就會有能量在胸口的正中央有所動盪,而且感覺很不好受。你會以爲你是生老公的氣,你以爲是別人的行爲或是外境讓你生氣的。

其實我們真正對抗的,是胸中黃庭裏,那一股被激盪起來的契機,你仔細去研究它,它不過就是一點氣血的翻騰和能量的變化而已。但是,每當我們感受到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時,我們就想要罵人、掉淚或者是逃避。現在讓我們試着在當下接受這種感覺吧!把它和事件以及其他人分開,就是在當下好好地和這股能量相處,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