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海口龍華區沙坡水庫的水葫蘆突增,海口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稱,該現象或與近日天氣變化有關,該水庫爲3條河流的末端,其中的白水塘溝污水治理工程存在缺口,雨天水流帶着水葫蘆到下游,污水排入水庫後,水體富營養化和逐日升高的氣溫使其突增。據瞭解,流向沙坡水庫的白水塘溝系今年納入省級考覈的30條城鎮內河(湖)之一,蒼西河與海馬溝爲海口市水務局巡查後認爲需要進行治理的水系,目前相關工作已經在推進。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4月30日消息(記者 譚琦)十多天前還能看到的大片的水面,十多天後超過八成的水面卻被水葫蘆所覆蓋,這樣的變化讓住在沙坡水庫附近的居民十分驚訝。近日,海口龍華區沙坡水庫的水葫蘆突增,海口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稱,該現象或與近日天氣變化有關,該水庫爲3條河流的末端,其中的白水塘溝污水治理工程存在缺口,雨天水流帶着水葫蘆到下游,污水排入水庫後,水體富營養化和逐日升高的氣溫使其突增。據瞭解,白水塘溝系今年海口市重點治理的項目之一,目前已經開展相關整治工作。

環衛工人正在白水塘溝流入沙坡水庫河段處清理垃圾。記者譚琦 攝

現象:水庫水葫蘆突增

“上週我在附近散步的時候還能看到水面,這兩天都只能看到一片綠色,都長滿了水葫蘆。”市民符先生說,水葫蘆突然增多,會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

水葫蘆在水庫岸邊和中間長成一片。記者譚琦 攝

這些水葫蘆並不是突然出現。“基本上每年我們都會進行水葫蘆清理工作,下雨過後是水葫蘆最多的時候。”海口龍馬環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環衛工人馮彩霞負責沙坡水庫附近的清潔工作,近一個月的時間裏,她都在做清理水葫蘆的工作。“我們一班4個人,每天要輪流船上作業20多趟,還要用到挖機,一天要清理近百噸。”馮彩霞估計水葫蘆生長的面積有近千畝。

29日上午,記者來到沙坡水庫附近的觀景臺看到,在環衛工人的清理下,已經恢復了大片的水面。但仍然可以看到水面上有許多水葫蘆,在水庫的岸邊較多,水域中間水葫蘆也連成一片。隨着沙坡水庫往蒼東村方向走,能看到白水塘溝流入水庫的水體發黑,還伴隨着白色泡沫,水流中還能看到許多水葫蘆和生活垃圾,伴隨着陣陣臭味,幾名環衛工人正在水中清潔。沿着白水塘溝往上游走,還能看到一片菜地和村民養殖的家禽,污水流進白水塘溝裏。

水葫蘆爲何出現?

或順着河流衝到下游

水葫蘆在水庫岸邊和中間長成一片。記者譚琦 攝

據瞭解,水葫蘆學名鳳眼藍,又被稱作水浮蓮,隨水漂流,繁殖迅速。“水葫蘆是外來物種,在該河段中一直存在,如果水體中的氮、磷等元素增加,會讓它生長速度變快。”海口市水務局局長蔡能浩稱,“沙坡水庫主要是海馬溝、蒼西河、白水塘溝3條河流的末端,該水庫主要用作灌溉用水和排澇功能。”水葫蘆的增多或與近日多雨、高溫天氣有關,雨後水流帶着水葫蘆衝到下游,高溫天氣加上白水塘溝內的污水流入後,水葫蘆在水庫中生長。

水葫蘆在水庫岸邊和中間長成一片。記者譚琦 攝

水葫蘆也並非全是缺點。水葫蘆在生長過程中能大量吸收氮、磷等污染物質,淨化水質,但大片的水葫蘆生長會導致水底生物缺少陽光和氧氣,也會阻礙排水的流動,造成河流流動性差。“白水塘溝屬於郊區水系,但隨着城市的發展和人類活動,存在污水排放的缺口,河流上游缺少污水管網和處理裝置,加之岸上種植養殖存在的問題,造成水體的污染。”蔡能浩坦言,海口治理污水已經從城市向周邊鄉鎮農村延伸,目前該水庫和水系確實存在污水亂排放的現象,是水體污染治理的短板。今年年初,海口市水務局已經對白水塘溝沿岸進行排查,已經納入海口市2020年河(湖)水環境治理工作中,將作爲重點工作進行綜合治理。

河水怎麼治理?

從源頭治理補齊硬件短板

沙坡水庫與其水系示意圖(最右沙坡水庫)。記者譚琦 攝

據瞭解,流向沙坡水庫的白水塘溝系今年納入省級考覈的30條城鎮內河(湖)之一,蒼西河與海馬溝爲海口市水務局巡查後認爲需要進行治理的水系,目前相關工作已經在推進。“河流的整治工作要從岸上、河流水體和上下游進行統籌綜合治理。”蔡能浩解釋道,目前沙坡水庫的水質已達標,主要對白水塘溝水質進行治理。河流的治理涉及到多部門聯動,需要行政措施和功能性措施並舉。首先要先將河流內的水葫蘆進行清理,對河道紅線內養殖家禽和種植戶進行規範化管理,對亂排放污水進入河道的種植養殖業勸阻搬遷或者責令關停。功能性措施主要體現在截污納管工程方面,要對水系進行整體的調查,巡查周邊污水源頭,並在合適的位置設立管道收集污水,建設污水一體化處理設施。

“近期將具有針對性地治理,從源頭補齊海口污水治理的短板。”對於河流治理後如何進行常態化管理,蔡能浩稱,海口市水務局將不斷完善排水處理設施,加強網管的鋪設,對收集到的生活污水統一處理。今後將建立長效機制,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助力水污染整治,構建“河長牽頭、部門協作、分級管理、齊抓共管”的責任機制,高效推進河湖治理工作。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