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种善良也是感恩的回报,毕竟老魏确实让她有了几年安稳的日子,而且许燕吉被人抛弃过,先走的那个人其实是一个契约的背叛者,婚姻其实说白了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它产生了一种契约关系,这是神圣的庄严的,不可以轻易地因为利益选择而撕毁它。1979年,许燕吉得到了彻彻底底的平反,又有机会重返自己的公职岗位,令人惊讶的是,她没有抛弃老魏,依然把他视为丈夫,把他的儿子视为己出。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许地山《落花生》

作家许地山被人广为熟知的作品,便是这篇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当中的《落花生》。这篇散文全文不超过500字,仅仅说了一件关于花生的小事,但是却映照对比出了整个人生,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落花生精神''实实在在感染了一代人,不幸的是《落花生》的作者许地山,因为猝死而溘然长逝,他离世时唯一的女儿许燕吉刚刚八岁,作为''落花生''的女儿,许燕吉更加深刻理解这种精神,并且用一生去实践它。


前半生随时代浪花而翻滚的许燕吉

许燕吉的父亲许地山,在民国时期也是知名的学者,1935年他经胡适介绍去往香港大学任教,所以许燕吉的童年是在香港度过的,那是她这一生中最悠闲快乐的时光,那时父母都在身旁,而且生活的也比较富足安定。

自从父亲突发疾病离世后,许燕吉的命运霎时间也被改变,她仿佛一夜之间被迫长大,成为了一个在时代潮流中被驱逐的浪花。

许地山死后的第四个月,日军侵占了香港,这片土地变得战火纷飞,完全看不到了昔日的和平,为了躲避战乱,许燕吉母女只能返回大陆。

她们辗转腾挪了很多地方,几乎是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却依然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终于在抗战结束后,选择定居在南京。


许燕吉这个名字是她的外公思忖了许久才定下的,中间的''燕''字意指她的出生地北京,''吉''字则是对这个新生儿最大的祝福,吉者,可冲晦气也,主万事大吉。

可是这一路奔波,小小年纪便受到了数不尽的苦难,她的经历似乎和这份期许背道相驰,不过在战乱年代又何谈''万事大吉''?

不过,许燕吉并没有因此而行差步错,反而出乎意料地考上了名牌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的畜牧业,那时候新中国刚刚陈成立,一切都是万物复苏百废待兴的场景,十七岁的许燕吉正处于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她期待着自己四年大学过后,也要加入自己热爱的事业,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许燕吉后来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生活在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说不清有多少人身不由己。人生被历史的巨刃割得七零八落,如同摔碎在地上的泥娃娃,粘都粘不起来。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1954年,许燕吉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石家庄奶牛场,工作稳定后,她与大学时期的男友结婚,之后过了几年怀上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但是让许燕吉没想到的是,这段本应该是人生中最幸福美满的时间,却意外地让她一下子从天堂跌到了地狱。


在''反右运动''中,许燕吉被打成''右派'',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都说童年的影响可以伴随人的一生,这句话至少在许燕吉身上应验了。曾经那段幸福的童年回忆,没想到多年以后会成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在人人求自保的年代,被千人歌颂的伟大爱情,根本不值一提。

为了划清界限,丈夫选择和许燕吉离婚,然而这时候她正在狱中,前不久还因为难产险些丢掉了半条命的许燕吉没有被这段失败的婚姻所打倒,她知道丈夫的本性绝非如此,其中滋味大概一言难尽吧!

她唯一遗憾的是,医生为了保护她,没有让她看到自己胎死腹中的孩子,那个孩子毕竟和她共生了十个月,连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下半生委身于目不识丁的农夫,却无怨言

得到刑满释放后的许燕吉,已经失去了人生中的很多本该属于他的东西,比如说爱情。

为了安身立命,她联系到了远在陕西哥哥,哥哥已经变得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他们兄妹二人见面后都默默良久。

考虑到落户安家问题,哥哥提出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当地人结婚,许燕吉有了上一次的伤害,变得心灰意冷起来,她表示嫁谁都行,都一样,都是过日子。

就这样,三十八岁的许燕吉嫁给了比自己年长十岁的农夫魏振德,人称''老魏''。


这个老魏本身大字不识一个,家境一般甚至已经有了一个儿子。

许燕吉也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的意见,就好像老魏也没有多过问她过往''右派''的经历一样,既然如此他们二人能够和平相处,许燕吉又何必填上许多无关痛痒的怨言呢?

老魏是一个思想守旧贫瘠的农民,他也不知婚姻与爱情为何物,娶妻生娃下地干活吃饱饭,就是一生的任务和幸福,这也并不是他的错误,只不过是两个无奈的人恰好碰到了一起,这也是一种缘分,时代造就的特殊的缘。

''一个小人物在人海里就是微尘一粒,风把你吹到哪儿就是哪儿。我的心态好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只能这样,别无选择。''许燕吉颇有些自嘲精神。


1979年,许燕吉得到了彻彻底底的平反,又有机会重返自己的公职岗位,令人惊讶的是,她没有抛弃老魏,依然把他视为丈夫,把他的儿子视为己出。

这是一种善良也是感恩的回报,毕竟老魏确实让她有了几年安稳的日子,而且许燕吉被人抛弃过,先走的那个人其实是一个契约的背叛者,婚姻其实说白了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它产生了一种契约关系,这是神圣的庄严的,不可以轻易地因为利益选择而撕毁它。

历尽千帆后,许燕吉修炼出了更加平和乐观的心态,这也是那些苦难岁月带给她唯一有益的东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