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當代人對曹操的瞭解多是通過《三國演義》還有一些相關的影視來來認識這個人,“寧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通過這些話語來窺探一個人的內心,所以我們把曹操當成一個篡漢的奸賊,永遠的定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那麼歷史上的曹操真實評價是什麼樣子的。東漢末年,朝廷腐敗無能、各地豪強並起,致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此時的曹操也是一方軍閥,但是對內,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重用人才。

我們當代人對曹操的瞭解多是通過《三國演義》還有一些相關的影視來來認識這個人,“寧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通過這些話語來窺探一個人的內心,所以我們把曹操當成一個篡漢的奸賊,永遠的定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那麼歷史上的曹操真實評價是什麼樣子的?

對於曹操的評價南宋是個分水嶺,

南宋之前,漢朝人對曹操的評價,和南北朝以後的唐朝人對曹操的評價基本是一致的,都是肯定多於否定。

最負面的說曹操兒子曹丕是壞人,但是曹操還算是忠臣。

三國志中的曹操不是壞人,是個好人。

實際上這種正面的評價一直持續到北宋,在唐朝、北宋曹操都算是比較正面的人物。

但是從南宋開始對曹操的評價就發生了變化,主要是因爲理學開始逐漸佔據了主旋律。

尤其是到了明朝,一本書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曹操的形象,他就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主題思路是扶劉滅曹的,主義講的是“忠義”,所以在故事的一開始就把曹操描述成一個很壞的壞人。

《三國演義》寫的太好了,以至於從此曹操再沒有翻身的可能,一提起曹操,全是《三國演義》中的曹操。

到了清朝的京劇,更是讓曹操成爲一個家喻戶曉的大白臉的壞蛋。

那麼,歷史上真正的曹操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應該從整個歷史大背景下分析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無能、各地豪強並起,致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此時的曹操也是一方軍閥,但是對內,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重用人才。

對外維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對外多次征討烏桓等北方部落,維護了國家的安全,所以說曹操被稱爲“奸賊”,也多有歷史的無奈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