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9年,爲了爭奪霸權地位,新桂系和蔣介石展開了大戰,新桂系雖然實力強大,卻並不是蔣介石的對手,再加上桂系將領頻繁陣前倒戈,桂系屢戰屢敗,白崇禧甚至想要乾脆拼個魚死網破,就在這個時候,黃紹竑單獨去了南京,面見了蔣介石,表示桂系可以歸順,希望能停戰和談,在黃紹竑的勸說下,李宗仁、白崇禧最終同意向蔣介石低頭。新桂系的三個人,李宗仁被迫流亡美國,白崇禧在臺灣受到嚴密的監視,處境越來越艱難,只有黃紹竑,在新中國依然受到重用,擔任了民革中央委員、全國政治委員等職務,1965年李宗仁回國的時候,黃紹竑還去機場迎接。

我們大家都知道桂系三雄,可是相比於李宗仁和白崇禧,黃紹竑好似低調了很多,其實,黃紹竑在很多人看來是公認的精明人,他以謀略而著稱。

1929年,爲了爭奪霸權地位,新桂系和蔣介石展開了大戰,新桂系雖然實力強大,卻並不是蔣介石的對手,再加上桂系將領頻繁陣前倒戈,桂系屢戰屢敗,白崇禧甚至想要乾脆拼個魚死網破,就在這個時候,黃紹竑單獨去了南京,面見了蔣介石,表示桂系可以歸順,希望能停戰和談,在黃紹竑的勸說下,李宗仁、白崇禧最終同意向蔣介石低頭。
黃紹竑的選擇引起了不少爭議的,可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不想桂系全軍覆沒,這是最好的選擇,李宗仁和白崇禧也是心知肚明,只是不甘心認輸,黃紹竑這一去南京,倒是給了他們一個梯子下。

桂系雖然名義上歸順了南京政府,可實際上還是自成一派,因此蔣介石一直在試圖分散和瓦解國民黨內桂系的力量,而黃紹竑的精明再次展現了出來,作爲桂系頭目,他不在掌軍,作爲國民黨官員,他一直庇佑桂系成長,黃紹竑後來慢慢做到了內政部部長、浙江省主席等職,桂系在蔣介石的眼皮底下成長爲國民黨內最大的反對派。
1946年,白崇禧當上了國防部長,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後,蔣介石讓白崇禧去前線指揮戰鬥,阻擊劉鄧大軍,白崇禧剛開始並不想去,連連請辭,蔣介石只好讓黃紹竑去勸說,黃紹竑很乾脆,他告訴白崇禧這是能重掌兵權的最好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爲桂系搏一條出路,白崇禧一向被人稱爲小諸葛,很快就想明白了。

蔣介石也沒想到,放出了一個白崇禧,會讓自己被迫下野。1949年1月,在白崇禧的軍力支持下,李宗仁成爲代總統,此時國民黨軍隊兵敗如山倒,李宗仁和白崇禧要考慮的是該怎麼和共產黨相處,黃紹竑此時又提出建議和談,可是李宗仁和白崇禧這一次沒有聽黃紹竑的,他們要求和共產黨劃江而治,當然,桂軍一敗塗地。而黃紹竑呢,他眼看無法說動李宗仁等人,就自己帶着一批人在1949年八月宣佈了投誠起義,歷史再一次證明了他的眼光。
新桂系的三個人,李宗仁被迫流亡美國,白崇禧在臺灣受到嚴密的監視,處境越來越艱難,只有黃紹竑,在新中國依然受到重用,擔任了民革中央委員、全國政治委員等職務,1965年李宗仁回國的時候,黃紹竑還去機場迎接。不知道爲什麼,1966年年8月31日,黃紹竑在家自盡了,爲什麼自盡沒人知道,只知道在此之前,他剛去看望過李宗仁。

桂系三巨頭的去世以黃紹竑爲開端,3個月後,即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家裏,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病去世,桂系徹底煙消雲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