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手腳冰冷

  霜降已過,天氣漸冷,冬天的腳步日益臨近。

  近來,冷空氣影響下,中東部地區氣溫“大跳水”,

  江南大部等地有6~8℃降溫,局地達10℃以上,

  東北已經降雪,黑龍江西北部有暴雪及大暴雪,

  長江中下游地區氣溫降到10℃以下,

  很多人默默翻出秋褲,準備禦寒,

  種種現象告訴我們,冬天就快到了,是不是感覺自己的手腳已經開始發寒了呢?

  很多人,冬天一到,手腳就開始冰涼了,就算在空調房,身體是暖的,腳還是冷的。更嚴重點,常年手腳冰冷,哪怕炎炎夏日,曬着最熱的太陽,也溫暖不了冰冷的手腳。

  手腳冰冷是十分痛苦的,冷過的人都知道,且在中醫看來,手腳冰冷是一種病症,比起一般的頭疼腦熱更具威脅,如果是女性,手腳冰冷的隱患會更大!

  女人冬天最容易冷,最需要暖

  暖,是人間正能量,是許多女性冬天最需要的東西!

  失去溫暖,長期手腳冰涼,會加重女性體內寒氣,寒氣一生,女性身體就不會那麼健康了。

  經期、孕期和產期等特殊生理時期的女性,血虛寒凝,相對更容易引起手腳冰涼,因氣血虛弱,無力將血液傳送至四肢末端而出現手足冰涼、頭暈、容易疲倦無力,面色萎黃蒼白,指甲、嘴脣、眼瞼膜色偏淡,頭暈眼花、兩目乾澀、心慌多夢、失眠健忘,女性月經量少且色淡、後期甚至閉經、肢麻體痛、舌淡瘀紫等症狀。

  手腳冰涼還會導致女性月經少、月經不調,甚至不孕,如果不及時加以預防,人會精神不佳,越來越畏寒,另外,它與風溼病、胃病等疾病也有關聯。可見,手腳冰冷乃萬病之源,

  女性需遠離寒冷,要做就做暖美人!

  手腳一冷,渾身都冷

  很多人的情況是,身體還比較暖和,手腳卻很冰冷,因爲手腳冰冷,所以感覺全身都冷。

  中醫上認爲脾腎虧虛、陽氣虧虛多是引起四肢冰冷的主要原因,同時還是一種“閉症”,所謂“閉”即是不通。

  每當天氣轉涼,或身體受寒等,身體臟腑功能失調引起氣虛、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量不足,就很容易導致手腳冰冷,同時各其他疾病以可乘之機。

  腳是身體的根,有第二心臟之稱,身上的各臟腑都能在腳上找到相應的穴位,腳冷,則牽連五臟六腑,進而影響全身,腳冷了,渾身都會覺得不舒服!

  手腳冰冷,艾灸五穴

  緩解手腳冰冷,重在溫陽補氣,氣足,氣血循環暢通,陽氣足,可以爲身體提供源源不斷的熱量。

  艾草屬陽,配合灸火,爲陽中之陽,暖中之暖,可以給女性最飽滿的溫暖!利用艾絨在體表穴位上的燒灼,藉助灸火的溫和熱力、藥物的作用以及腧穴的功能,通過經絡傳導,溫通氣血、透達經絡、扶陽祛寒,使手腳上的寒冷如冰雪消融,身體也就暖了。

  艾灸是暖的代言人,是一等一的純陽之法,有艾灸在,溫陽補氣,調理肢體寒冷,大可不再受那冰寒之苦!艾灸以下穴位,自己給自己溫通經脈,改善虛寒之質。

  1、湧泉穴

  湧泉,人體足底穴位,全身俞穴的最下部,爲腎經首穴。《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身體裏的腎陽氣就出自這裏。

  施灸方法:臨睡前,先熱水泡腳20-30分鐘,然後點燃兩個大艾柱分別放在兩個艾灸盒裏面,上牀睡覺,包好毛巾分別綁在兩個足底的湧泉穴。

  2、足三里

  足三里,強身健體的萬能穴,長壽穴。有“若想身體安,三里常不幹”說法。用艾灸條燻灼穴位,使該處的皮膚起水皰,又稱其爲“灸花,灸瘡”,可以及時把脾胃的寒溼帶出去。

  施灸方法:使用單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時間在15-20分鐘,

  3、大椎穴

  大椎屬督脈,是通督行氣,貫通督脈的大穴,可調理感冒,過敏性疾病,熱病,頸椎病,寒涼疾病,大椎也是首選穴位。

  施灸方法:使用單眼艾灸盒,每次施灸15-20分鐘,溫度以自己適應爲度,可以逐漸延長施灸時間。

  4、命門穴

  補腎壯陽灸命門,命門是人體生命之門,先天之氣蘊藏所在,生命的根本。臨牀上,命門火衰主要表現爲四肢清冷,下利清谷,女子宮寒不孕,舌質淡,脈沉遲等虛寒之象。灸命門給各臟器的生理活動起到溫煦,生髮和推動作用,意在推動生命之火。

  施灸方法:艾灸盒施灸,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熱度以自己自己適應爲度。

  5、神闕穴

  神闕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臍中央,老話有“一灸神闕暖全身”的說法,灸神闕,溝通身體上下之聯繫,陽虛畏寒體質者,艾灸神闕可以很快得到改善,打通任脈。

  施灸方法: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可以在神闕上下移動艾灸,熱度以自己自己適應爲度。

  日常6法,溫暖手腳

  1、多走走:腳是用來走的,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行走,有助於活躍腳上的氣血,溫暖腿腳。假如路途不遙遠,不妨用走的,綠色且健康。

  2、搓手腳:經常搓揉手腳心,按摩以下穴位,能改善末端血管的循環狀況。手心勞宮穴,腳心湧泉穴,都是揉搓的好地方,可以清心火,滋腎水,調理手足不溫,還促進睡眠。

  3、曬背:前爲陰,後爲陽,曬後背能起到補陽氣的作用,寒冷的天氣裏,曬曬後背,能驅除脾胃寒氣,增強氣血循環。

  4、早睡:熬夜內耗氣血,寒邪會趁虛而入,阻塞經絡,引發手腳冰冷。

  5、泡澡:泡澡可促進血液循環,洗澡時用冷熱水交替淋手腳,使血管冷熱縮放,更加暢通。

  6、衣物寬鬆:衣服裹得太緊,會抑制血液循環,使肢體和皮膚表面的血流通不暢,反而會更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