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5年,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佔領了大渡河南岸的渡口安順場,蟄伏在這裏的國軍兩個連被殲滅,紅軍繳獲了一條渡船,掌握了這個渡口,但此時敵軍追兵仍舊不斷,除非強渡這條波濤洶湧的大渡河,才能擺脫敵軍追兵,可是,這條河想要渡過去着實艱難。所幸的是,這十六名戰士不負所望,打開了一個缺口,讓紅軍得以成功強渡大渡河,劉湧在抗日戰爭時期,當了山東縱隊第四支隊第二團的團政委,解放戰爭時期,還是華野第九縱隊的二十六師師長,孟良崮戰役中,劉湧的第二十六師攻下了制高點570高地。

1935年,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佔領了大渡河南岸的渡口安順場,蟄伏在這裏的國軍兩個連被殲滅,紅軍繳獲了一條渡船,掌握了這個渡口,但此時敵軍追兵仍舊不斷,除非強渡這條波濤洶湧的大渡河,才能擺脫敵軍追兵,可是,這條河想要渡過去着實艱難。

紅一軍團此番算是進退兩難,前後大渡河,後有數量龐大的追兵,更危險的是河對岸仍舊有敵軍重兵把守,這給強渡大渡河又增加了難度,可是,紅一軍團別無選擇,只有強渡大渡河纔有一條生路,於是,先遣隊司令劉伯承和政委聶榮臻開始研究渡河作戰方案。

決定組建一支渡河突擊隊,讓他們開闢一條通道,於是,他們精心挑選了十六名戰士,紅一軍團是存還是亡,希望就寄託在這一支突擊隊身上了,劉湧則是負責這支突擊隊的指揮官,他要考察這些隊員是否能勝任如此重大的任務,還要爲十六名戰士道清目前的危急形勢。

所幸的是,這十六名戰士不負所望,打開了一個缺口,讓紅軍得以成功強渡大渡河,劉湧在抗日戰爭時期,當了山東縱隊第四支隊第二團的團政委,解放戰爭時期,還是華野第九縱隊的二十六師師長,孟良崮戰役中,劉湧的第二十六師攻下了制高點570高地。

這個陣地是孟良崮山頭的制高點,拿下這個陣地,足以讓盤踞在孟良崮山頭的國軍整編74師全軍覆沒。劉湧在此戰中功勞很大,建國後,劉湧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他的任職也非常高,當過軍區裝甲兵司令,做過濟南軍區的副司令,憑藉資歷和戰功,劉湧也是有中將的資格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戰爭剛結束時,美國派出軍艦去東北和八路軍搶地盤,煙臺的地位非常重要,美帝國主義把戰艦開到了煙臺港口,對我山東解放區軍民進行恫嚇。面對強敵,時任煙臺警備區司令員的劉湧將軍從容鎮定,他堅定地說:美國軍艦也沒什麼了不起,我們能打敗日本鬼子,也一定能打敗美帝國主義!正是這種初生不怕牛犢的精神,才能使得解放軍百戰百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