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又去做生意,因爲人過於四海,很快被騙光了,然後涉及一個老部下藉口當年駐守平潭,附近就是日本運金船阿波丸的沉沒海域,準備祕密打撈爲由,進行集資詐騙,李天霞這次真的被關了一年多,老婆也離婚了,這次出來後,就真沒什麼家底了,不過他的級別在那裏,國府給的榮養錢不苛刻,也不至於落魄清貧,只是真沒條件作了,終於老實了最後幾年,到1967年,因尿毒症去世,後事異常風光,蔣經國代表總統出席追悼,海陸空三軍大佬,還有什麼聯勤之類的,就是臺灣軍隊系統叫的上的大佬都出席了,以李天霞在軍隊的人望,不像是因小肚雞腸不肯救74師的人。這件事其實並不是真的追究他棄守平潭,而是涉及陳誠土木系借丟失大陸,要清洗內部之機,乘機傾軋了何應欽這一派系的將領,所以李天霞出來後,雖然也掛上了些參議、顧問之類的頭銜,實際上在政治上是屬於靠邊站了,可是這傢伙自己就是出身富商家庭,早在臺灣購置了房產,還帶來很多金條,官場上無事一身輕,就敞開了作,到處豪賭,沒錢了就賣房子,直到幾年後老婆跟他說房子和條子都不多了才罷手。

李三萬

摘要:黃埔三期,和張靈甫競爭74軍軍長,最後在孟良崮戰役中被指責見死不救的李天霞,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

李天霞,以“揮金如土,愛色如命,殺人如麻”而聞名,但是他在抗戰中卻是智勇超羣,憑藉戰功榮獲第一號海陸軍武功狀,在1946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更是因爲不救援被圍的整編74師而成爲焦點人物,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
電影里老奸巨猾不肯拉兄弟一把的李天霞,其實在國民黨戰將當中也算是一個角色,去掉黨派立場分歧,對我們這個民族來說,李天霞也是一名功臣,抗日戰爭他從淞滬會戰開始,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一直到最後的雪峯山戰役他都有參與。抗戰當中74軍的戰績裏,他起到的作用也遠比張靈甫大的多。抗戰中期,整個74軍的新兵培訓和補充,都是李天霞在負責,74軍成爲抗戰中中國軍隊戰鬥力最硬的王牌部隊,他功不可沒,後來調任100軍軍長後,同樣在他的整訓下,100軍在抗戰最後一戰的雪峯山戰役中表現出色。後來的解放戰爭就別去說了,不是李天霞可以扭轉的事情,那麼多國軍部隊在解放軍打擊下飛灰煙滅,李天霞能帶着部隊跑到臺灣,跟抗戰時南京保衛戰時,他親自帶隊在城頭血戰,城破後又能帶部撤出一樣,這傢伙的戰場嗅覺真的非同一般。
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後,國民黨方面是雪崩式潰敗,敗退到福建時,李天霞奉命守衛平潭地區,以他的那份嗅覺,那還能不知道守不住?遂藉口平潭地區地形複雜,不適合安排指揮部,需要有條大船,把指揮部安置到海上,調來了天平輪,於是又帶部乘天平輪逃到臺灣。
到臺灣後,因棄守平潭,被判十二年,但是出面說情的大佬很多,最後連宋美齡都出來說話了,所以其實也沒有真坐幾天牢。這件事其實並不是真的追究他棄守平潭,而是涉及陳誠土木系借丟失大陸,要清洗內部之機,乘機傾軋了何應欽這一派系的將領,所以李天霞出來後,雖然也掛上了些參議、顧問之類的頭銜,實際上在政治上是屬於靠邊站了,可是這傢伙自己就是出身富商家庭,早在臺灣購置了房產,還帶來很多金條,官場上無事一身輕,就敞開了作,到處豪賭,沒錢了就賣房子,直到幾年後老婆跟他說房子和條子都不多了才罷手。

後來又去做生意,因爲人過於四海,很快被騙光了,然後涉及一個老部下藉口當年駐守平潭,附近就是日本運金船阿波丸的沉沒海域,準備祕密打撈爲由,進行集資詐騙,李天霞這次真的被關了一年多,老婆也離婚了,這次出來後,就真沒什麼家底了,不過他的級別在那裏,國府給的榮養錢不苛刻,也不至於落魄清貧,只是真沒條件作了,終於老實了最後幾年,到1967年,因尿毒症去世,後事異常風光,蔣經國代表總統出席追悼,海陸空三軍大佬,還有什麼聯勤之類的,就是臺灣軍隊系統叫的上的大佬都出席了,以李天霞在軍隊的人望,不像是因小肚雞腸不肯救74師的人。
對於李天霞,大都是負面的評論,認爲他是“揮金如土,愛色如命,殺人如麻”,但是他在抗戰中還是表現相當出色,獲得過第一號海陸空武功狀,而讓他最出名的卻是在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中,對於深陷重圍的整編74師見死不救,更是招來一片指責,甚至還有險些被槍決的傳言,到臺灣後又兩度身陷囹圄,最終在落魄度日,也是令人唏噓。
李天霞,字耀宗,1907年出生在江蘇省寶山縣(今上海寶山區)一個殷實的富商家庭,父親李靄亭在上海市區和吳淞鎮開有好幾家米行,母親劉氏也是吳淞鎮大米商的獨生女女兒,所以自幼生活富足,因此也養成了好勝逞強的習性,這也是他後來在戎馬生涯中專橫剽悍任性而爲的重要原因。
李天霞先後就讀於中西公學、市北公學、江南大學。1925年4月南下廣州報考黃埔軍校,在1225名錄取者中成績名列17名,算的上是脫穎而出,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

孟良崮戰役後,蔣介石聽到74師被殲的消息後大爲震怒,電令“湯恩伯撤職查辦,李天霞就地槍決”。後來湯恩伯回南京向蔣介石當面詳細報告了孟良崮戰役的經過,李天霞才逃過了槍決,交由最高軍事法庭會審,1947年12月,最高軍事法庭對“李天霞作戰不力一案”審理終結,認爲:“李天霞對於此次戰役並無違抗命令或作戰不力情節……再查其在北伐抗戰諸役向極英勇,迭著功勳,獎敘有案……擬請從寬免於刑事處分”。
至於李天霞是否在這次會審中上下打點了幾十根金條才得以脫罪的說法,現在並沒有確切的證據。最早出自他手下團長羅文浪的回憶,但羅文浪在孟良崮戰役中被俘,怎麼可能知道李天霞用金條去上下打點?
1948年1月,李天霞再次被起用,出任第一綏靖區副司令官,10月,調任37軍軍長。1949年1月,調任73軍軍長兼皖南指揮所主任。4月,曾有調任南京衛戌副總司令兼45軍軍長的命令,因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南京解放,李天霞來不及到職。解放軍渡過長江後,李天霞率73軍一路敗退到福建,負責平潭島的防禦。9月解放軍發起平潭島戰役,李天霞報告上級第六兵團司令李延年,部隊損失慘重,無力再戰,請求撤退。李延年聽信了這個不實報告,同意撤退,因此李天霞馬上就率領73軍放棄平潭島撤到臺灣。
1950年3月,臺灣最高軍事法庭對平潭島戰役開庭審判,以“不盡其應盡職責,臨陣退卻“罪名判處李延年、李天霞無期徒刑,但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和蔣鼎文四位元老級將領聯名上書蔣介石求情,才改判爲有期徒刑十二年。但對這個判決,黃埔系軍人仍是一片譁然,很多人爲二李鳴不平,只不過丟了一個小島,就遭到這樣的嚴厲處罰。同年11月,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徐庭瑤、湯恩伯再次聯名上書蔣介石請求爲二李減刑,蔣鼎文和陳繼承也請求讓二李調服軍役,戴罪立功。這才使二李在1950年底得以交保獲釋。
1951年4月,李天霞調服軍役去金門戴罪立功,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是黃埔四期,和李天霞交情很好,所以對李天霞關照有加,但李天霞還是心灰意冷,很快就脫離軍界解甲歸田。

李天霞自幼就對奇門遁甲風水堪輿很有興趣,戎馬倥傯之間據說還得到了鄉野高人的指點,在這方面的造詣相當深厚,經常和臺北研究紫威斗數的民間團體三寶學社的會員切磋,很受尊重,李天霞因此自嘲“軍事才能已無法施展,天文命理預測還是有用武之地”。
李天霞依仗過去積攢的家產,在臺灣依然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但他酷愛賭博,短短一兩年間就輸掉好幾處房產,最終還導致夫人嶽景華和他離婚。
1960年,因爲在生意中有詐騙行爲而遭人起訴,一時間李天霞再次成爲新聞人物,各大報紙爭相報道訴訟經過,最終李天霞被判有期徒刑1年8個月,第二次身陷囹圄。
1962年4月,李天霞刑滿出獄,因爲已經離婚,無人照料生活,平日裏只好自己買菜做飯,相當落魄。
1966年12月,原先73軍、74軍、100軍的軍官籌備給李天霞安排了60歲壽宴,這些人大都已經淡出軍界或者掛個顧問參議之類的閒職,因此杯盞交錯中難免有些被冷遇的傷懷,當天李天霞還是很盡興,但是誰能想到這竟是最後的晚餐,第二天李天霞就病倒了,診斷爲尿毒症,而且病情日趨惡化,到1967年2月便告不治,享年60歲。
不過李天霞死後倒是極盡哀榮,俞濟時、石覺、周志道爲首組成治喪委員會,俞濟時主持葬禮,蔣經國和時任“陸軍總司令”高魁元、“海軍總司令”馮啓聰、“空軍總司令”徐煥升、“聯勤總司令”賴名湯、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大慶、憲兵總司令吳輝生、總政戰部主任唐守治、“總統府參軍長”餘伯泉等將領都送禮敬輓。何應欽的輓聯是“鞍猶壯志聞聲長有九原思,秉鉞著勳勞爲學能通萬人敵”,顧祝同的輓聯是“志業長存”,薛嶽的輓詞是“干城共悼”,而俞濟時的輓聯“智勇超羣裏江表馳驅著戰績,數奇多險阻臺員憔悴爲沾口”更是很貼切地總結了李天霞的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