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顆磁珠下肚,

  造成胃壁、腸壁穿孔3個洞

  醫生連夜手術2小時,

  終於救回3歲男童一條命!

  這一幕

  發生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小兒外科。

  醫生提醒:不要在家裏存放磁力珠等有潛在風險的玩具!

  

  磁珠隔着胃腸道相吸將胃腸磨穿3個洞

  

  “孩子轉診來時,已近乎休克,不僅發着39℃高燒,而且神志淡漠、對刺激反應差,情況非常危急!”福建醫大附一醫院小兒外科吳強主任醫師說。

  8日晚10時許,鵬鵬(化名)的父母抱着他,急匆匆找到急診科搶救室。他們說,鵬鵬已經連喊兩天“肚子痛”,在當地醫院治療,沒能好轉,至8日下午,更是大痛,喫不下飯,還吐出血。

  他們又上當地醫院拍片,發現孩子的消化道存在穿孔,食物殘渣和糞便從破口內溢出,引發了急性瀰漫性腹膜炎。

  術前再次拍片顯示,5顆被吞下的磁珠隔着胃腸道相吸,連成一條直線,把孩子的胃、迴腸和橫結腸各磨穿了一個洞。

  醫護迅速進行術前準備,吳強醫生團隊連夜爲鵬鵬實施剖腹手術。

  最大的磁珠僅有5毫米,且會移動,而3歲孩子的小腸有三四米長,要一段一段地找。

  待將磁珠一顆一顆從穿孔處和腹腔裏取出後,醫護人員又修補破口、清洗腹腔。整個手術花了約2小時。

  目前,鵬鵬還在住院。吳強醫生坦言:“他的腹腔畢竟在骯髒的食物殘渣、糞便裏泡過,且術前已經處於感染性休克狀態,術後仍可能出現腸瘻、感染、腸粘連或腸梗阻,再次危及生命,需要積極抗感染、營養支持等治療”。

  小孩吞異物防不勝防,

  福建衛生報就曾報道過好多起

  發現孩子誤吞 應及時就診

  

  早在2015年,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就曾發佈關於磁珠玩具的消費預警,提醒部分玩具中含磁性小零件或小球,兒童若誤吞或吸入可能造成窒息,嚴重時可威脅生命。

  然而,“巴克球”一類的磁珠玩具,目前在市面上、網絡上依然暢銷。

  某寶上磁力珠的銷量驚人

  

  磁力珠具有高達5000高斯的磁力,一顆磁力珠能吸起兩三枚一元硬幣。

  這種玩具如果不小心被吞嚥,它們會穿過人體組織互相吸在一起,導致胃腸道穿孔或阻塞,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血液中毒或死亡。

  而且,這些磁力珠每顆直徑僅3~5毫米,孩子不小心吞下一顆,家長很難發現。

  “小兒誤吞異物,一直是各大醫院的常見病。吞食的異物五花八門,常見的有圖釘、繡花針、紐扣、紐扣電池、硬幣、戒指等,還有磁珠、棋子、積木等各種玩具。”吳強醫生說,有些家長警惕性高,或剛巧看到孩子吞下異物,能在第一時間帶孩子就診,排除險情;有些家長根本不知孩子吞下了異物,就容易引發更大隱患。

  若是造成消化道穿孔,一般就需要手術處理,難以只靠消化內鏡取出異物解決。

  也有醫生提醒,在選擇玩具的時候,要注意其體積必需大於孩子口腔直徑纔可以購買使用。

  而磁力珠這種玩具,並不推薦年齡太小的孩子使用。最關鍵的是,孩子在玩耍時,家長最好在一旁陪同。

  END

  編輯:喬一

  福建衛生報記者:陳坤

  通訊員:吳旻慧陳興和

  更多健康知識

  關注我們↓

  

  《福建衛生報》

  爲你提供靠譜的

  健康諮詢 | 健康資訊 | 養生科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