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身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綬帶、手持五星紅旗的胡斯馬義在南極洲。 圖片由本人提供

我與改革開放 · 口述實錄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沒有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我也不可能走出新疆,登上南極、北極,成爲跨越地球兩極的第一個中國哈薩克族人。

蔚藍的天空下,北極熊懶洋洋地行走在冰面上、成羣的南極企鵝忙碌地奔走在海岸邊……當年的極地之旅,許多景象至今還在我腦海中盤旋着。我忘不了,當我高舉五星紅旗,身穿哈薩克族服裝,身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綬帶,漫步在南極大陸時,看到一個個鏡頭對準了我,還有不少人爲我鼓掌歡呼,當時我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也是在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了改革開放使得國力逐漸強盛的中國真正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和尊重。在這麼一個特殊的地方展示了中國人的形象,我感到無比自豪。

1982年,我從吉木薩爾縣科學技術委員會調入自治區農業廳農村能源辦公室工作後,主持過全國、自治區農村能源和農業環保等方面多項科技項目的實施,並赴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蒙古國等國進行考察和技術協作,致力農村新能源的國際合作和推廣。在自治區農業廳工作期間,我還組織完成了全區26個國家級省柴節煤試點縣的項目建設工作,參加了4個國家級、自治區級農村能源綜合試點縣的建設工作,主持了中美“在中國西北地區農村電氣化建設中應用光電技術和產品合作項目”在新疆的實施工作,在全區大力推廣太陽能、沼氣、大棚、種植養殖業“四位一體”溫室大棚工程……爲此,2000年我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退休之後的2008年11月,我參加了世界民間科考人員組成的赴南極科考團,踏上了南極,實現了自己宣傳環保、宣傳偉大祖國的夢想。當我回國後,許多媒體採訪我、宣傳我,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我就想在一個特殊的地方迎接國慶節,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報名參加了赴北極的國際科考團。2009年8月1日,我從北京出發了,這次準備充分,帶了許多新疆特產,如饢、維吾爾族花帽、哈薩克族馬鞭子、哈薩克族刺繡小包、酸奶疙瘩等,還有在北京購買的唐裝、中國結、熊貓工藝品。科考船於2009年8月8日到達北極北緯80度的地方。科考船船長特意在船上的宴會廳舉辦了一次慶祝聯歡會,我高舉五星紅旗,穿着民族服裝,身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綬帶參加了聯歡會,把帶過去的有中國元素和民族特色的禮品送給大家,並對大家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我的目的就是在特殊的地方慶祝國慶節,北極有北極熊,中國有熊貓,歡迎你們去中國!”當時,整個聯歡會就成了在北極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國際慶祝活動了,科考團經過中國北極黃河科考站時,我帶領幾個人去慰問,向北極黃河科考站贈送了中國結和有新疆特色的禮物。

北極之旅的22天,我拍攝了5000多張圖片,20餘小時的視頻資料。北極環境破壞較爲嚴重,北極熊數量驟降。北極之行對我最大的觸動,是讓我認識到了新疆冰川保護刻不容緩。這些年,我忙着撰寫《南北極考察記》,想讓更多的人通過了解南極、北極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我家裏一直珍藏着那面曾先後飄揚在南極、北極天空的五星紅旗,那是我一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1978年時,我在自己的家鄉吉木薩爾縣新地鄉種下了第一批楊樹苗,經過40年的不懈努力,現在那裏已經成爲450畝的生態林保護基地了。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的偉大祖國會越來越強盛,我們的家園會越來越美麗。

(新疆日報記者巴莎 · 鐵格斯整理)

【人物檔案】胡斯馬義 · 沙爾胡馬爾出生于吉木薩爾縣新地鄉一個普通哈薩克族牧民家庭的胡斯馬義 · 沙爾胡馬爾,1978年以來,先後在吉木薩爾縣科委、自治區農業廳農村能源辦公室工作,主持過全國、自治區農村能源和農業環保方面多項科技項目的實施,並多次赴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蒙古國等國進行農村新能源的合作和推廣,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