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的新时代里,"房住不炒"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了,这些都是靠着这两年国家政策的调控,政策的落实和持续稳定做保障的。这个概念是从2016年的时候提出来,当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但是过了几年后,大家依然发现这样的说法并没有退出的迹象,哪怕现在各地市的楼市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官方也多次出来喊话,不要对调控抱有任何侥幸的幻想。

经过三番五次的调控之后,或许人们就会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从心底发生改变。今年年初以来,国内楼市的调控趋于常态化,整个个融资的窗口收紧,房贷制度的改革都相机推出,甚至58同城二手房市场规模调整也在整个个供需拉锯状态下,呈现略有扩大的迹象,而房价的涨幅也有望进一步的回落。

由此可见,现在的房地产市场面临调整是大势所趋,不可逆势而为,恰恰需要老百姓们认知要顺从大趋势,不可在沉浸在过去的思维中。尽管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包括了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等政策,而这些都是对于本地市场精准化调控的微调,然后却被一些人借来炒作市场,炒房投机的幻想再次卷土从来。

最近,58同城经济参考报中,发表了最新的文章《对炒房动机保持高度警惕》中也写到了,近期,个别城市开始对于人才引进进行了政策微调,其中就包括了对于购房政策的调整,但并非是购房限购政策的松绑,而不是刺激住房的需求,以此来稳定经济增长的举措,作为购房者需要还上时刻警惕鼓噪限购政策开始松绑背后的炒房动机。

现在总体上是遏制住和扭转了销售和价格持续暴涨的状态,实属难能可贵。而在楼市政策上,一旦出台涉及楼市发展变化的措施要慎之又慎,这都需要通过各地政策的调整和调控,虽然可以由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照顾本地的发展,但是一定要防止被炒房者利用,或者为炒房打开方便之门,这样的话就能防止泡沫扩大化,从而让调控成为无效措施;

这一次的密集发声已经开始表明了国家对于引进人才和购房政策的态度,并非不允许政策动态调整,但是需要考虑后果,经济日报发表社科院文章,尽管现在大家对于房地产的市场还是具有一定没概念木星,但考虑到过去十几年房地产的经验,以及对于其他渠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具名持续增加房地产投资的行为也完全可以理解;如何通过经济政策工具而非仅仅是靠着宣传,以此来改变群众对于房价的预期,这就是政策制定者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通过经济手段或政策的引导,能够让老百姓看到更多除了买房之外的投资方式,这样也许会改变现在强烈依赖房地产投资的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