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演艺第一股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公共景区的门票价格过高,景区过于依赖门票经济,被认为加重了游客的旅游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期间,国家统计局做的一项调查报告,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旅游业内人士认为,应建立景区分级体系以便科学定价,适当改变景区经营方式,使其回归公共资源景区的本质,达到最大的社会公益效果。

为了顺应民意,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了旅游业更好的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明确,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景区,门票定价成本应严格限定在景区游览区域范围内维持景区正常运营所需的合理支出。

今年10月中旬,重点国有景区降价措施的初步成果汇总也已经出炉:今年“十一”前各地出台的重点国有景区免费开放或降价措施,经初步统计,降低门票为十一黄金周游客减少支出超过5亿元,这也意识着,景区会减少5亿元的收入,面对如此巨额损失,景区必须进行转型,增加二消收入,方能保住“元气”。

后门票经济,景区如何转型

景区门票的降低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景区客流量,但是景区要实现营收,还是需要依靠吸引二次消费的休闲娱乐服务及产品。景区门票降价在倒逼景区摆脱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进行转型升级,使景区在除门票收入之外,寻求多业态、多盈利点的业务外延转变等,即景区需要增加二消所带来的收入,才能使景区持之以恒的发展下去。

我们可以把常见的二消产品简单分为三类:文化创意型产品,简称“文创”,一般意义上指的是景区可以进行售卖的纪念品等;体验型产品是指游客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而获得的体验型产品,例如:冲浪、悬崖秋千、滑水等等;旅游度假型产品是指游客前往自然景色优美、气候良好适宜、住宿设施令人满意,并且有较为完善的文体娱乐设施及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旅游目的地开展活动。

1

文化创意型产品

文化创意型产品,一般意义上指的是景区可以进行售卖的纪念品,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点子赋予其价值使之产品化,并获得一定的盈利。

谈到打造文化创意型产品的领头羊,我国的故宫博物馆自然是当仁不让,在今年年初,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16届香港国际授权展上,故宫博物院文创部销售科副科长习羽在展会上向新京报记者透露,2017年故宫文创部线下收入近1亿元,线上淘宝网店收入近5000万,2017年文创产品总销售收入为1亿4千万元左右。

接地气又不俗气,融入新时代文化又不丢失传统文化元素是故宫文创的灵魂所在。其他景区在做文化创意型产品可以学习故宫的文创,打造实用、经济、美观的日常用品,以获得更多的市场,获得更多粉丝。

虽然我国的故宫博物馆的文创销售总收入非常乐观,但是,在整个行业内,并不是所有的景区都能取得如此成绩,普遍而言,很多景区的文创收入只是景区总收入的九牛一毛,因此,要提升景区的二消收入还需要增加体验型产品和旅游度假型产品的收入。

2

体验型产品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出版的《体验经济》所说:人们将迈向体验经济时代,体验将从服务中分离出来,体验经济将取代服务经济。

根据这种思想,旅游最终将从服务业转变成为“体验业”,体验型产品便应运而生,同时也为后门票经济中的景区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体验型产品是指游客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而获得的体验类型的产品,因此,体验型产品也是一种“即消即走”产品,例如:冲浪、悬崖秋千、滑水等等,在这个消费过程中,虽然游客在消费过程中并没有带走一些实质性的物品,但游客在消费的过程中,参加了活动,拥有了无法用金钱来购买的珍贵回忆,并且这个回忆专属于这个景点。

另外,谈起体验型旅游产品,大家会想到关中独有的特色小吃,想起年游客超300万,年营业额超10亿的袁家村。

袁家村从最初小吃街开始,慢慢培养新的业态,发展乡村度假,引进酒吧街、艺术街、回民街、祠堂街,并致力于发展的产业,根据实际情况再不断调整,寻求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这种努力使得其在面对景区门票降价的情况时,仍然有不错的二消收入,因此在体验型产品打造方面,可以适当向袁家村进行取经学习。

3

旅游度假型产品

旅游度假型产品是指游客前往自然景色优美、气候良好适宜、住宿设施令人满意,并且有较为完善的文体娱乐设施及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旅游目的地开展活动。一般来说,度假型旅游是指游客前往较远的地方进行旅游的行为,因此,旅游度假型产品多包含住宿,饮食产品,并会产生大量的过夜经济。

2017年,中国GDP总量超82万亿 全年增速6.9%,产业结构:8.44:3.28:50.95,随着国家GDP的增长,第三产业占比如此之大,我国正在逐渐从制造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从休闲度假需求向休闲度假产业;从规模时代向质量时代转变,此时,度假需求已经变成一种刚性需求,因此,开发旅游度假产品是大势所趋。

旅游度假产品往往促进夜经济的繁荣,也有不少的古镇更是充分的利用该特点进行发展景区经济,如:依靠美丽夜景而将顾客留下,进而产生住宿收入的古北水镇;如为了充分“取悦”游客,让游客不舍离开,进而在国庆期间举办“万人庆国庆,古镇七天乐”国庆专题活动的彝人古镇,这些古镇都是在利用旅游度假产品来进行转型,进而提高景区总收入。

不断完善的景区

门票降价已成定局,景区要谋生存,图发展,获得更高的利润,就必须努力提高二消收入,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文旅小镇在这种市场背景下所具有的优势,文旅小镇复合了文化、旅游、亲子、教育、康养、运动等功能的业态,具有丰富的二消产品,它既是旅游核心吸引物,又是旅游消费产品。即使门票价格下降依旧会有可观的战绩,下面就以二消做的十分优秀的伟光汇通的文旅小镇为例,进行说明。

在国庆“十一”黄金周时,伟光汇通旗下文旅小镇内游客如织,各类文化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共同为各地游客奉上一份份特色迥异、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大餐。据统计,“十一”黄金周期间,旗下文旅小镇七天累计接待游客340.96万人次,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

能取得如此可观成绩,自然是和小镇内丰富的二消产品分不开的,在国庆期间,伟光汇通旗下的彝人古镇举办“万人庆国庆,古镇七天乐”国庆专题活动;滦州古城以怡人的美景以及丰富的景区活动和商业业态,让游客度过了一个舒适而欢乐的国庆假期;田州古城着力打造的壮族原生态歌舞伴餐-壮乡宴于国庆当天正式面世;零陵古城以市井文化特色以及丰富的景区活动和商业业态,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旅游人气持续火爆;其皇家驿站景区准备的丰富文化民俗活动和旅游产品体验,使游客在节庆期间能够享受到全方位的文化盛宴。

伟光汇通的各个文旅小镇因拥有着丰富的业态,多彩的活动,进而吸引人山人海的游客前来观赏,大量的游客也为景区的二消收入做了充分的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其在文旅的路上越走越远,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小镇都能够像他们一样取得如此优异成绩。

反观国内某文旅小镇在定价时采取一价全包模式(购买该票之后,可享受文旅小镇的所有服务)后,并未取得一定的效果,高价的全票价也成为了游客进入该小镇的门槛,少之又少游客甚至不及服务人员的数量,小镇走向失败的局面也是在所难免,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未能合理的处理景区门票与二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对旅游产业的商业化模式缺乏一定的了解。

由此可见,在后门票经济时代,要搞好景区,要搞好文旅小镇,就一定要处理好景区的二消问题,努力打造二消经济,提升二消经济是景区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景区转型的关键所在。

在创造二消经济方面,彝人古镇是杰出代表,其业态内容丰富,具有多样的活动,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看,那彝人古镇是如何打造的呢?2018年11月30日,现任新奥集团旗下新绎旅游景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曾任伟光汇通古镇运营公管理中心总经理的唐晓飞总,将为你带来精彩解读。

唐总擅长古镇运营管理与市场营销,并且管理运营彝人古镇、石羊古镇、滦州古城、田州古城、定远古城、管仲老街等10余个古镇项目。对彝人古镇的运营做出巨大贡献。对标后门票经济时代,景区如何提高二消经济,进行华丽转身,相信在这里你会找到答案!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