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哈罗单车则表示,共享单车行业涨价,是行业成熟的一种趋势,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的转变,哈啰出行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也是挨到最后进行“调价”。当然,也有行业专家指出,在涨价之后,平台亏损压力减少时,共享单车应该集中精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单车使用寿命,解决乱停放、押金难退等问题,提升用户体验感,打造更舒适安全的骑行服务。

哈罗也宣布要涨价了,这是继小蓝、摩拜之后,第三家宣布涨价的共享单车。目前,还在运营的共享单车里,也就只剩还在苦苦挣扎的ofo没有宣布涨价了。相信ofo离宣布涨价也不会远了。

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公司,大都是先疯狂烧钱,用补贴来吸引用户,在得到用户或达到垄断目的后,就停止补贴,并提高收费。共享单车领域也是如此。曾经大肆烧钱补贴用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资本撤离,企业迫切需要自己造血,正值暖春之际,共享单车也要开始进入收割期了。

小蓝、摩拜、哈罗单车集体涨价,共享单车进入收割期?

小蓝、摩拜、哈罗单车相继宣布涨价,消费者会接受吗?

上个月,小蓝单车宣布,3月21日起,小蓝单车在北京实行新的计费规则,起步价从每30分钟1元,调整为每15分钟1元,超出15分钟后,每15分钟收0.5元。也就是说,骑小蓝单车1小时,费用为2.5元。

随后,摩拜单车也宣布,从4月8日起,摩拜单车的北京用户骑行15分钟以内收费1元,骑行超出15分钟,每15分钟收费0.5元。若以小时计算,摩拜单车与小蓝单车的收费相同,均为2.5元。

4月8日,哈罗单车也宣布涨价。4月15日起,哈罗单车在北京实行新的计费规则,由此前的每30分钟1元,调整为每15分钟1元。也就是说,一个小时下来,得花4元钱。

相比于小蓝和摩拜单车1小时收费2.5元,哈罗单车1小时收费4元,高出不少。对此,有网友表示,“哈罗单车用力过猛,是时候跟哈罗单车说拜拜了”。

对于此次调价,三家共享单车也都进行了回应。托管小蓝单车的滴滴回应称,新的计价规则是“为了可持续运营,提升产品服务体验”,摩拜则称调价是“为了实现健康、可持续运营,继续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

而哈罗单车则表示,共享单车行业涨价,是行业成熟的一种趋势,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的转变,哈啰出行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也是挨到最后进行“调价”。

针对此次共享单车集体涨价,消费者会接受吗?哈罗单车方面透露,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大多数用户的骑行时间都在15分钟以内,这种短时订单能占7成的比例,调价对绝大部分用户没有太大影响。此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骑行需求,选择月卡、季卡、年卡等方式,来规避行业的涨价问题,也是解决办法之一。

另外,笔者也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调价,如果我骑行时间在15分钟内,与过去的价格是一样的,这其实对和我一样只想解决“最后一公里”刚需的用户来说,调节的影响的确不大,但如果是为了休闲出行,大家也没必要骑单车了,大家一般会选择其他的出行方式,比如公交、地铁之类的。

所以,这样的调价,笔者还是会接受的。

小蓝、摩拜、哈罗单车集体涨价,共享单车进入收割期?

盈利需求迫切,全国性涨价势在必行

大家可以看到,此次共享单车集体涨价,其实都是在北京地区,并没有在全国执行。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北京市场在全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之所以现在北京涨价,一是代表单车企业的涨价决心,另一个是可以试探用户的反应,一旦试运行成功,便会在全国铺设开来。

一般来说,企业涨价都是分阶段的,绝大多数的时候都不是一次性,不是全国一刀切,尤其是对于共享单车这种地域区分很大的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但笔者认为,全国性涨价势在必行,只是在全国性涨价前,会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进行逐步的调价。

那么,共享单车企业为什么此时要开始涨价呢?笔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正值暖春之际,接下来就是出行旺季;另一是资本撤离,单车企业盈利需求迫切,行业趋向成熟。

第一个原因很好理解了,在度过了冬季的萧条期后,目前正值暖春,接下来就是出行旺季,有相当大的骑行需求,在涨价之后,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增加企业营收,缓解亏损压力。

据美团点评2018年财报显示,从去年4月份起,其收购的摩拜单车贡献收入15.07亿元,但亏损却高达45.5亿元。OFO更是深陷“押金门”苦苦挣扎,时不时流传出破产传闻;而小蓝单车早就因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款项,在2018年初就被滴滴托管至今。

小蓝、摩拜、哈罗单车集体涨价,共享单车进入收割期?

而第二个原因,笔者认为是此次涨价的根本原因。

过去,共享单车企业在资本的支持下,通过烧钱补贴,大打“价格战”,抢用户抢流量,失去商业理性。随着共享单车的风口一过,一方面,原始资本纷纷撤离;另一方面,也没有了新的资本进入。在没有了资本的继续投入后,继续推行低价出行,已经难以支撑。

共享单车如果不能自己造血,必将难以为继。因此,共享单车目前迫切需要盈利,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商业变现模式前,也只能通过增加前端收入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其实笔者认为,资本的撤离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将会促使整个行业变得理性起来,回归到商业本身——做企业是要赚钱的。所以,如今共享单车集体涨价,在定价策略上,其实也是趋于理性化,比较容易让用户接受。

正如哈罗单车方面所说,“共享单车行业涨价,是行业成熟的一种趋势,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的转变。” 目前,共享单车整个行业正在回归商业理性。

当然,也有行业专家指出,在涨价之后,平台亏损压力减少时,共享单车应该集中精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单车使用寿命,解决乱停放、押金难退等问题,提升用户体验感,打造更舒适安全的骑行服务。同时,也需要监管部门支持和用户素质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