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爸妈要零花钱有多难?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了相关话题,网友纷纷吐槽自己小时候要钱的经历。

“小时候每次妈妈给我钱,总要念叨两句自己赚钱不容易,后来我宁愿不要钱,也不想听她说这些话。”

“我妈每次给钱,都是随意往桌上一扔,我感觉就像被施舍了一般。怎么说呢,钱给了,但我心里很别扭,总过不去这道坎。”

“我小时候从不问我妈要零花钱,因为根本要不到,还会招来一顿骂。这种无助、屈辱的感觉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为什么有些父母,总会在金钱这件事情上对孩子处处较劲?原因可能是金钱是体现父母权威最直接、最有成效的一种方式。

但是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伸手问大人要钱的时候,本质只是说明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不管是玩乐上、生活上或是其他麻烦事儿,他们最先想到的“求助”对象就是父母。

但很多父母却把“给钱”这件事当作教育孩子的武器,甚至把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信任和爱践踏在脚下。

长此以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一定会出现裂缝,甚至就此崩塌。

知乎上,有个关于“问父母要钱”的真实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男孩,小的时候家里来了两个女同学串门,他想要点零花钱带同学们出去转转。

在他的一再恳求下,妈妈掏出五毛钱扔到地上,并且大喝一声“拿去!”

男孩虽然觉得屈辱,但却不得不接受,因为他需要这五毛钱,他不能拒绝。

但这种屈辱却无力反抗的感受伴随着他直至成年。

现在,男孩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却一直不肯回家,也不想结婚。这一切,只源于那扔在地上的五毛钱。

对于这个男孩来说,他去寻求妈妈的帮助,只是想向妈妈要一点零花钱来招待自己的朋友。

在他伸手的那一刻,对妈妈是依赖的、信任的,妈妈是他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帮助的人。

然而,随着扔到地上的那五毛钱,男孩的尊严彻底被母亲踩在了脚下,碎了一地。

一部分父母,只会想着用对金钱的支配权来彰显自己的权威,而聪明的父母懂得用尊重孩子,来赢得孩子的信任和爱。

要钱与被要,是小孩和大人之间永远的博弈。

永远不要轻视孩子问自己伸手要钱这件事,因为不同的对待方式,会给孩子带去无法预知的后果。孩子要钱就大方的给——无原则的满足只会养出白眼狼

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

“南京一名34岁的海归男,回国后不工作,啃老十多年。父亲实在看不惯儿子整天游手好闲,一气之下,卖掉了给儿子买的轿车,还将儿子家里砸得一片狼藉。”

儿子的不上进,父母难辞其咎。

面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原则地去满足的教养方式,只会把孩子养成白眼狼。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在亲手毁掉孩子。孩子要钱就讲条件——践踏孩子的自尊只会换来恶果

在央视节目《一线》中,曾经采访过一个少年犯。

讲到他的犯罪心路的时候,他这样说:

“小时候问父母要钱,总是被他们讲条件、羞辱,于是干脆就不要了,因为去偷,去抢都比问父母要钱容易。刚开始需要钱的时候,就找同学要,一点小钱他们也不敢伸张,后来胆子慢慢大了,就开始抢劫犯罪了。”

面对孩子伸手要钱,家长觉得逮住了教育的机会,甚至拿孩子正常的用钱需求来威胁孩子,拿孩子暂时没有能力拥有的东西来要挟孩子,实际上是一种很大的失败。孩子一要钱就哭穷——会让孩子的内心严重受伤

过度的“哭穷”会让孩子有严重的匮乏感。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的懂事、不任性、顺从父母,但实际上,他们往往是悄悄在压抑自己合理的需求,变得“不敢要”甚至“不配要”。

他们最终会知难而退,放弃自己的正常需求。

而这种自卑、不自信的心态一旦萌芽,就会跟随孩子一辈子。

我们父母总是殚精竭虑地思考该如何管教孩子,而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忽略了从根本解决问题。

所以,当孩子开口要钱时,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要给孩子说的权力。

当孩子跟我们要钱时,不要上来就是打击、拒绝甚至是咒骂,而应该看看孩子为什么需要钱。

孩子敢于伸手向父母要钱,其实是好事一件,那证明父母是他最信任、依赖的人,他们敢于说出心里的话。

其次,当孩子要钱的理由父母不能接受时,不要谈钱色变,甚至辱骂孩子,一定要给孩子留自尊。

父母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给或不给、给多少的决定。

如果孩子要的东西确实超出父母的经济承受范围,没办法满足孩子的需求,也不用遮掩或哭穷,大方告诉孩子即可。

这样,孩子尽管不能立即得到想要的东西,但是他们会知道不是自己不配得到,而是父母确实暂时有困难,但父母还是爱自己的。

再次,当孩子要钱的理由父母可以接受时,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比如孩子想花钱买东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哪些是当下必须买的,哪些不是必需品可以延期再买,让孩子做出取舍。

让孩子养成记账的好习惯,直接了解自己的开支情况。并可以鼓励孩子参加适当的勤工俭学,在孩子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感受金钱的来之不易,让孩子正确认识钱的作用。

//////////

父母不需要多完美,但至少要诚实。

孩子也许只是跟父母要了几块钱,但背后却能折射出很重要的金钱教育。

正如《穷爸爸富爸爸》中说的:“金钱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守财奴,而是给他健康的价值观引导,让他对金钱有认识。”

面对金钱,父母要先拿出不卑不亢的正确态度,才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坦然面对。

所以,当孩子下次伸出小手跟我们要钱时,不妨蹲下来,把他抱在怀里,跟他好好聊聊吧!

也许你的那个小人儿,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呢!

今日话题:

当你在金钱问题上与孩子产生冲突时,你是如何解决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