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歲那年,父親被迫接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伯伯愛德華的王位,她跟姐姐伊麗莎白住進了戒律森嚴的白金漢宮,接受皇家教育,學着做一位合格的公主。在傳記紀錄片《瑪格麗特公主:王室的叛逆》中,她最親密的閨蜜說:“相信我,以我對瑪格麗特的瞭解,她宣佈她不能嫁給peter的那天沒有公衆以爲的那樣傷心,結婚只會讓她成爲一個家庭主婦,她想的也許只是我又能迴歸單身了。

《無聲告白》裏有句至理名言:“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從小到大,我總能聽到這種聲音:

女生要溫柔善良,不要太有野心;

女孩子不用太拼,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都當媽了,相夫教子就是你的任務,不要太任性。

太多太多這樣的聲音圍繞在女孩子身邊,讓我們以爲女性就該這樣過一生。

連莎士比亞都說:女人呀,你的名字就是弱者。女性就該是父親心中乖順的女兒,丈夫眼中溫柔的妻子,兒子口中辛勞的母親,唯獨不是獨立的人。

所以今天,鈴鐺想跟大家講兩個關於“公主”的真實故事。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詮釋了什麼才叫“女人最好的姿態”。

01

與其被別人定義,不如活出我自己。

歐洲王室裏,擁有最傳奇人生的,可能就是瑪格麗特公主了。

她是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和伊麗莎白·鮑斯·萊昂的次女,王位第二順位繼承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唯一的妹妹。

她,出生即是人生巔峯,衆星捧月。電影《羅馬假日》的赫本扮演的安妮公主,就是以她爲原型。

如果她順着世俗安排長大、嫁人,可能平順一生。她卻選了一條別人看上去最難的路。

6歲那年,父親被迫接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伯伯愛德華的王位,她跟姐姐伊麗莎白住進了戒律森嚴的白金漢宮,接受皇家教育,學着做一位合格的公主。

16歲前,她令父親和王室驕傲:“她有天使的容貌、嬌美的身段和明星的氣質。”就連唱歌都有鳥兒被吸引,是媒體口中“公主中的公主”,“歐洲王室最美的公主”。

被讚美聲包圍的瑪格麗特卻說:我有一個國王父親,還有一個女王姐姐。言下之意,是她無需做背後“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的人。

16歲那年,她在白金漢宮偶遇一生摯愛--湯森上校。彼時湯森婚姻破碎,還是兩個孩子的父親,身份、地位和感情經歷的懸殊,註定這是一段無法說出口的暗戀。

直到瑪格麗特22歲時,湯森結束破碎不堪的婚姻。

瑪格麗特又燃起了希望,勇敢的選擇了驚世駭俗:她要嫁給這個離婚、有兩個孩子,比她大16歲的男人。

在外人看來,兩個人當然是不相配的。但她選擇了義無反顧。

在女王的加冕禮上,記者捕捉到瑪格麗特爲湯森撣去衣服上絨毛的畫面,眼神裏透露着親暱。

當時媒體一片譁然。

英國王室、教會以及首相丘吉爾都插手這段戀情。首相將湯森調到國外,兩人分隔異地。

爲了能跟相愛的人長相廝守,瑪格麗特給女王姐姐寫信,願意放棄王室地位和財富,也要嫁給心愛的人。

在她不死心的爭取下,王室內部開始鬆口,甚至有人給女王寫了親筆信勸說。

可是“責任”和“做自己”,往往有時候又是矛盾的——在那個位置上,就要被位置綁架。

爲了國內大局和王室形象,爲了剛剛即位的女王姐姐,爲了戰後百廢待興的國家,瑪格麗特深知,自己的叛逆無疑是給王室雪上加霜。

最後,她含淚對大衆宣佈放棄這段曠世之戀。

你以爲她就從此一蹶不振了?當然不會。

在傳記紀錄片《瑪格麗特公主:王室的叛逆》中,她最親密的閨蜜說:“相信我,以我對瑪格麗特的瞭解,她宣佈她不能嫁給peter的那天沒有公衆以爲的那樣傷心,結婚只會讓她成爲一個家庭主婦,她想的也許只是我又能迴歸單身了。”

是的,雖然聽起來好像有點無情。但事實確實如此,愛情對女人來說確實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她並沒有因爲感情受挫,就變得乖順,依然很瑪格麗特。

她是第一個把Dior禮服穿進皇室的人。雖然僅僅是一條裙子,要知道姐姐伊麗莎白女王爲了保持王室的規範,裙子都不能高於小腿。瑪格麗特偏偏就格外喜歡穿收腰短裙和高跟鞋。

她愛好公益、藝術、時尚,出入電影發佈會,跟披頭士樂隊交好,跟滾石樂隊的主唱傳緋聞,還跟希區柯克、伊麗莎白泰勒交朋友。

這些在王室眼中都不入流,但並不耽誤她活成自己。

有些人內心就像長了翅膀的鳥,關不住,困不牢,逮着機會就衝破牢籠,一飛沖天。有人惋惜她一生坎坷,但另一個評價,可能更符合她對自己的認知:

度過了豐富而充實的一生。

02

美貌是錦上添花,底氣纔會光芒萬丈。

最早認識劉亦菲,是《金粉世家》裏的白秀珠。 嬌憨可愛,一門心思愛着金燕西,一下子把我擊中了。

再看就是《仙劍奇俠傳1》裏的靈兒了——單純,專一,不食人間煙火。成了我心裏永遠的白月光。

當然,還有《神鵰俠侶》裏,她是我心裏除了李若彤之外,最接近原著的小龍女。

如果說瑪格麗特是現實意義上真正的歐洲王室公主。那麼劉亦菲就是我心中,娛樂圈當仁不讓的“平民公主”。

看到過一段採訪,頗有同感:

“劉亦菲雙腿蜷縮着坐在椅子上,臉上清清爽爽,眼神特別乾淨,那麼小,那麼美,讓人很想去保護她,或者對她好。或許有些人喜歡用各種華麗的辭藻去形容她、描述她,但在我看來,當文字遇到劉亦菲的時候,會瞬間變得蒼白無力。”

記者最後用一句歌詞總結:“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瞭”

美貌讓人對她賦予了更高的期待。儘管演繹過出色的角色,但她依然會被大衆貼上“木頭美人”和“花瓶”的標籤。有人說她成也美貌拜也美貌,她笑着自黑全家最醜:

這些誤解和標籤並不能改變我,我本來的樣子依然在那裏存在着,接受這些事實,你想誤解就誤解,你想貼標籤就貼吧。”

是的,美貌可以錦上添花,但演技可以鍛造。

前段時間上過幾次熱搜、口碑大火的《花木蘭》,就是努力最好的見證。

作爲電影女主,她在試鏡的1000人裏脫穎而出。最苦累的一場戰爭戲,男演員都扛不下去了,她卻沒哭。在導演導演心中,她就是一名真正的士兵。

當所有人都以爲美貌纔是她的制勝利器,她卻寧願在《花木蘭》中扮“醜”。

“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粗糙的皮膚,乾涸的嘴脣,不施粉黛的臉纔夠真實,背景是血肉橫飛的戰場,她就有在戰場的姿態。

儘管高清相機下的她,多少有些抵不過歲月,可氣質和底氣並不少一分一毫。

她越來越像真正的花木蘭了,和男人一起衝鋒陷陣,勇敢無畏向前。

這些都換來首映式上的讚美。

讓我想起可可香奈兒說過的那句話:

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與其在意別人的背棄和善良。不如經營自己的尊嚴和美好。

03

你不是公主病,你可以有公主夢

每個女孩,小時候應該都做過公主夢吧。

包括鈴鐺自己在內。

小時候,會玩芭比娃娃,給她縫製各式各樣的漂亮衣服,想象那是長大後高挑美麗的自己;

會央求媽媽給自己買公主裙,幻想自己穿上裙子,就是舞會上最閃亮的那顆星;

跟弟弟妹妹一塊玩的時候,我永遠披着電視機防塵布,扮演“公主殿下”,他們倆一個是我的女僕,一個是我的侍衛,大了一點,他們不樂意了,好多次爲了爭當公主打成一團。

是的,想當公主的,還有我那個現在身高一米八幾的弟弟。

可是長大以後,卻只能把把這個願望藏在心裏。因爲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人會嘲笑你幼稚的夢想,笑你自戀,公主也變成了大家眼中的貶義詞,比如“公主病”。

我只能去去迪士尼,圓自己的公主夢。

好像女人就應該活成別人期待中千人一面的樣子。可憑什麼我們的人生要被被人定義?

所以,曾經我總幻想着,將來如果我生了女兒,我一定要讓她成爲真正的公主。

不是豌豆公主那種養尊處優,也不是建寧公主那樣的嬌縱任性。而可能是勇敢,堅強,獨立,打破刻板印象,不被世俗裹挾。

波伏娃說:一個人並不是生而爲女性,而是變成女性的。

女人,不應該被捆綁,更不應該被定義。

04

女孩,勇敢向前,無所畏懼

不被定義,不應該只是女孩子成年之後的權利。

從小,女孩們就應該知道:

她們可以跟男孩一樣長大,而不是必須“像女孩一樣”。可以從事任何工作,不被說“女孩子不合適做科學家、工程師”;允許女孩軟弱,也允許她勇往直前,站在舞臺上時可以自由恣意,臭美時不被責罵;穿吊帶不必在意外界眼光,穿公主裙不被誤解裝嫩……

女孩,應該美得無所畏懼,從小到大,從心靈到外在,都美成一道風景線。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視頻,讓我覺得女孩的美就該這樣:

這是安奈兒對美的態度,他們以#美 生而無畏#精神推出全新公主裙系列,爲每一位女孩定製#美 生而無畏#的戰袍。讓小小的公主穿上戰袍,勇敢站上舞臺,成就自我。

安奈兒有很多重工夢幻的禮服款。也不乏輕盈活潑的輕工常服,還有迪士尼公主IP系列公主裙。

新推出的公主裙系列,更能滿足每一位小公主舞臺和日常的雙重訴求。

公主裙的刺繡如繁花簇錦,剪裁精妙絕倫,歐根紗質感高檔……每一個細節,都讓人心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