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01

【宇芽YUYAMIKA】是一個重慶妹子,作爲papi醬旗下的一位熱門美妝博主,早年因一段模仿蒙娜麗莎的仿妝走紅。

經過她的巧手勾勒,蒙娜麗莎、鄧麗君,甚至連鋼鐵俠的形象都在她的臉上呈現出來。怪不得有外媒驚呼,娶了這個妹子就相當於娶了整個娛樂圈。。。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但就是這樣一張能演繹出奇妙妝容的精緻臉龐,卻因爲一個男人的暴力而變得扭曲,滿是淤青。

“我被家暴了”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11月25日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諷刺的是,【宇芽YUYAMIKA】卻在這一天以家暴受害者的身份登上了微博熱搜。

在她的微博中,詳細提到了跟對方相識、戀愛再到感情破裂的點點滴滴。

“渣男”在大衆面前的人設,是個樂於助人的攝影師。

雖然年齡不小(44歲),但依然充滿了愛心,不僅出過書和影集,還熱愛養狗、養花,儼然一副熱愛生活且才華橫溢的溫柔面孔。

然而隱藏在“熱心”面具下的,卻是另一張完全不同的面孔。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比如喫軟飯: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比如虐待小動物: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三觀也挺歪,不僅在生活中喜歡刷存在感,那種無處不在的掌控欲也蔓延到了工作上: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更絕的是,“渣男”不僅在戀愛期間跟其他女生約會,甚至還強迫自己的學生去拍照片和寫真。從剛認識時的無微不至,到確定關係後的醜態畢露,宇芽忍了整整七個月。

既然三觀不合,那就分手吧?

可等到宇芽正式提出分手的時候,迎接她的卻是變本加厲的暴力和毆打。按照微博裏的說法,家暴一共有五次。

從第一次的耳光開始,到第四次的摔打、拖行;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還有最嚴重的第五次,和第四天也只不過隔了8天:

因爲宇芽隨口說的一句話,“渣男”將她使勁摔到地上,踩她的臉,踹她的身體,導致她傷到尾椎,癱在地上爬不起來。

沱沱知道打重了,扒下宇芽身上被自己撕爛的衣服,找了一條新裙子給她換上,隨後打電話叫來自己的女學生來善後。

最絕望的是那句話:“你去告吧,告也告不贏”。

02

施暴者的狠話似乎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從宇芽提出分手開始,施暴者不僅毫無悔改,不斷通過電話、短信和微信發來威脅和騷擾,

先是好言相勸: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緊接着威逼利誘: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最後按耐不住,原形畢露,甚至在朋友圈中公開辱罵、威脅,幾次找到女主的車庫和家中做出各種危險的舉動。。。

與此同時,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卻沒怎麼受影響,不僅在悠悠然中改了微博簽名,還發了一條條歲月靜好的狀態。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關於宇芽,關於家暴,隻字未提,有恃無恐。

這還只是沒結婚的情侶,還沒有被婚姻關係的枷鎖束縛;在那些結了婚、領了證的夫妻中,又有多少依然深陷暴力中無法自拔呢?

更何況出於種種原因,這些深陷暴力之中的女性,只有很少一部分真正有勇氣從暴力中逃離。

比如在北京,一個女教授因不堪忍受丈夫的常年家暴而選擇了求助律師。

在這段婚姻裏,丈夫也同樣是對外彬彬有禮,對內控制慾極強;不僅嚴格限制妻子的行動和社交,每到吵架時都要對她大打出手,甚至對剛上初中的女兒毫不避諱。

在一段艱苦卓絕的證據收集後,律師把離婚訴訟準備完畢,可求助者那卻再沒有下文了,電話打過去才發現人家已經放棄起訴了。

“丈夫求我了,說一定不會再打我了。”

“他說,他還是愛我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協助加害人。

“Ta很愛我,我們曾經那麼美好。”

“Ta只是壓力太大了。”

“這是個意外, Ta以後不會再傷害我了。”

“Ta已經很後悔了,Ta都給我下跪了,我想再相信Ta一次。”

原來,人也是可以被“馴化”的。

03

如果下定了決心,非離婚不可呢?

那擺在這些意志堅定者面前的,則是一場艱苦卓絕的離婚馬拉松。

有多難?少則兩年,多則。。。

2017年6月,成都某高校女教師被丈夫一記耳光,打成左耳鼓膜穿孔,女兒的左手也被“踩在地上”,縫了三針。

在女兒眼裏,這一切悲劇其實早有端倪。

“但凡你有自主意識,要自己做決定,我爸肯定要插手。”在家裏,她的房門必須24小時保持打開的狀態,方便爸爸進來檢查;四年級之後,她不再被允許去同學家玩;出門不能超過20分鐘。

寫作業的時候,他就站在旁邊看,只要是有一步跟他想得不一樣就會被罵。有一回,她趴在桌子上看書,爸爸不知道跟誰打了一個電話,掛掉後突然給了她一個耳光。“你沒辦法預判它,又不知道怎麼躲過,就只能得過且過。”

連妻子也是他不斷膨脹的控制慾下的犧牲品。

不僅每月工資到賬要給他看短信,收支要有記錄;直到丈夫同意,她才後知後覺得開通了支付寶。爲了掌握母女倆的狀況,丈夫甚至在家裏安裝了三個攝像頭,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手機app上看到監控畫面。

丈夫每次暴怒,都會摔東西。凳子,水壺,玻璃杯,書——他不考慮後果,只是發泄。2017年,女兒高考結束,潛意識中逃離的想法第一次冒了出來,她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擋住了填報志願的密碼,不給他看,因爲看了就會被重新填寫,就走不了了。

在作威作福了許多年的父親眼裏,這無異於赤裸裸的“背叛”。他先是把桌上的陶瓷杯子砸過來,緊接着一巴掌把妻子扇到了地上;女兒尖叫着跑過去抱住爸爸的大腿,卻也被拎着“灌”在地上,地面上的陶瓷碎片劃破手掌,血流到地上。

2017年8月,母女向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男方被禁止在其住所或工作場所200米範圍內活動。2017年11月20日,妻子正式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儘管《婚姻法》中明確規定了准予離婚的條件,其中之一就是“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可她在驚懼和忐忑中等來的,卻不是想要的結果。

2018年11月15日,一審判決結果出來,成都成華區人民法院駁回了她的離婚請求。法院認爲,雙方夫妻感情並未完全破裂,只要加強溝通,珍惜感情,以家庭爲重,彼此互相理解、謙讓,就有和好可能。

“按照傳統的思想觀念,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要給雙方冷靜期。”

直到2019年6月26日,四川成都成華區人民法院下發重審判決書,准許她與其丈夫離婚。此時距離她被丈夫家暴至左耳膜穿孔,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

04

這種事,並不是孤例。很多地方的民政局有預約離婚,某些地方至少要提前一個月預約,否則沒有號;就算預約上了,別管你是因爲什麼來的,勸和的也比勸離的多。

離婚判的慢,可不代表家暴會變少。

● 15年,據婦聯統計,我國有24.7%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受害人平均在35次家暴後才選擇報警;

● 16年,同樣來自全國婦聯的數據表示,在我國,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被家暴;

● 17年,據公安部微博統計,在我國2.7億個家庭,有30%已婚婦女遭受家暴,每年有15.7萬女性自殺,其中60%是因爲家庭暴力。。。

● 更慘的是美國,死於家暴的女性人數比戰爭中的還多:

2001年到2012年之間,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犧牲的美國士兵總數,是6488人;相同時間段內,被配偶或前配偶殺死的女性,有11766人,是犧牲士兵人數的2倍。

婦聯管不了,家庭糾紛和稀泥,離婚判得慢。。。更絕望的是農村,在那些不懂法也沒精力去訴訟的家庭中,家暴和隨之而來的惡果一直陰魂不散。

2010年11月,一直飽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對李彥在家裏與酒醉的丈夫發生爭執,最終用家裏的槍管將丈夫毆打致死;2015年,不堪忍受丈夫長達20多年的家暴,廬江一50多歲的村婦李某殺死了熟睡的丈夫,類似的還有更多。。。

對家庭暴力的放縱,只能導致其愈加頻繁,不斷加重。

2009年,26歲的董珊珊被丈夫王光宇毆打致死,王光宇最後以虐待罪被起訴,僅僅判處了6年6個月有期徒刑。

而在2014年7月的一天,北京衆澤婦女法律諮詢服務中心接到一個23歲年輕姑娘的求助電話。在電話裏,那個因家庭暴力而哭訴的姑娘的丈夫,恰恰就是王光宇。

對了,在對宇芽拳打腳踢之前,“渣男”光曬出來的結婚證就有五張,每一任前妻都是家暴的受害者。。。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惡魔在枕邊,沉默在尖叫

如果家暴的受害者在第一時間站出來,也許施暴者就不會一次又一次的輕易得逞;如果在接到求助後的第一時間,負責的部門能給出更有效的回應,也許施暴者會更加顧忌。

比如在美國,家庭中施暴的一方會被逮捕監禁,勒令其不許靠近受害者,切斷他們和受害者的聯繫,爲她們提供全面保護。

在英國,家暴行爲會被記入施暴者的檔案,方便別人查詢,防止自己成爲下一個受害者。

只有阻隔其生長環境,摧毀其生長土壤,家暴這株惡苗才能枯萎,然後連根拔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