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关于健全政策机制进一步促进民间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根据该制度,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作为“总管家”,统筹协调服务企业重大事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作为“服务管家”,针对企业发展诉求,推动一批“服务包”确定的政策和承诺事项落地兑现,用具体政策措施及时回应企业需求。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咱北京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提振信心为导向,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优化环境为抓手,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激活投资为重点,多渠道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民营经济已成长为北京经济增涨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如:中关村就拥有2.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占全国的43%,这些企业活力十足、成长性好、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强。

为助力北京民营企业发展,今年10月底,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项会议研究经济领域热点难点问题,释放“激活民营企业”的积极信号。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直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赢得市场舆论一致赞誉。为此,咱北京积极响应落实相关精神,专题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全面唱响北京稳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举措:

1

一是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同时进一步清理我市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标本兼治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降低企业非税负担;

2

二是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3

三是深入开展走访企业服务上门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的需求有求必应,送政策上门,做到贴心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营企业大走访时,北京市级领导已经走访企业280余次,不仅为企业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面对面为民营企业家鼓劲打气,而且上门“送服务”实行一对一的“贴身”服务。如:为阿里、百度、小米等一批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包”。同时,相关部门更是争做企业“服务管家”,“服务包”中涉及了优化土地要素供给、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配给、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多项政策措施,切实抓好政策落地兑现“最后一公里”。

面对当下企业发展壮大遇到的一些问题,还须民营企业家们在强化内生活力驱动上下功夫,如抓住咱北京《关于健全政策机制进一步促进民间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出台的机遇,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做强专业、做优特色、做精产品,加快培育竞争优势,从咱北京为民企送出的“27+5”政策包中找准适合自身的切入点,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尤其要高度重视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以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厚植土壤、浇水施肥,有苗从来不愁长。《措施》利好带来民企成长机遇,简化优化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审批程序,细化完善市场准入政策,如修订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规模和范围,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等,都以优化环境大提升推动北京民营经济大发展,进一步拓宽民企发展大舞台,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家大显身手提供动力。相信,各方合力助力民企发展,必能开创北京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彭燕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