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就是說,包括港交所在內的中國證券市場,已經爲中概股迴歸以及與他們類似的創業型企業在中國上市創造了條件。阿里、京東等成熟的中概股公司迴歸,將會爲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證券市場的進一步國際化打下基礎,伴隨着新工業革命與數字經濟浪潮的到來,促使中國在金融與科技創新領域相互支持、相互成就。

原標題:中國證券市場改革可爲優質創新企業發展提供支持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京東已以保密形式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請,擬二次上市,京東可能出售最多約5%的股份,預計最早在6月掛牌, 美銀、中信里昂及瑞銀爲主要安排行。作爲京東的競爭對手,阿里去年已經實現了在香港證交所的二次上市,使得內地阿里與騰訊兩大互聯網公司齊聚港交所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數量爲248只,總市值合計高達15400億美元。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稱,除了京東外,百度、網易、攜程、愛奇藝等中概股公司可能也會很快向港交所申請二次上市。對於這些報道,港交所表示“我們一向不評論個股。香港交易所歡迎所有符合《上市規則》的公司來港上市”。據統計,目前約有19家中概股符合港交所二次上市標準,包括拼多多、騰訊音樂、好未來、微博等。

中概股集體迴歸的傳聞由來已久。幾年前,中國推動證券市場改革,計劃設立科創板時,就有大量中概股企業意欲迴歸,360是成功案例。自2000年以來,中概股的出現是一個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一方面互聯網爲主的中概股大部分接受來自境外的風險投資,他們需要一個退出通道;另一方面,這些絕大部分在虧損期上市的中概股無法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市,因爲不符合條件。這就造成了中概股當時只能選擇納斯達克上市。

現在,不管是港交所,還是內地正在落實的註冊制,都對特殊VIE架構以及同股不同權安排給予了創新性的設計,也就是說,中概股迴歸的障礙大幅減少,這爲他們集體迴歸提供了可能。比如香港還積極討論,恒生指數下調金融權重並允許納入同股不同權及二次上市企業。也就是說,包括港交所在內的中國證券市場,已經爲中概股迴歸以及與他們類似的創業型企業在中國上市創造了條件。

正是在這個時候,瑞幸咖啡造假事件曝光後,美國政府也藉機打壓中概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傑伊克萊頓甚至建議,因爲信息披露的問題,投資者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中概股是否只有赴美上市一個選項?事實上,中國以及亞洲並不缺乏資金,甚至美國股市和債市的大部分資金來自於亞洲。亞洲此前只是缺乏一個接受和歡迎創業型公司的證券市場,並願意爲此做出靈活的規則安排。納斯達克的成功在於它的出現和規則與美國新經濟崛起相互配合,相互成就。現在,中國不缺乏創新型企業,大量獨角獸公司正在排隊等待上市;中國更不缺乏資金,而是缺乏一個規範、透明、公開的本地“納斯達克”市場。不過,目前中國香港正在爲這些公司創設新的規則,爲中概股迴歸掃除諸多障礙,而深圳創業板也在與科創板接軌。

我們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中國正在完善自己的證券市場,大力發展直接融資。中國居民的金融資產只佔家庭資產的三成,相當一部分投向了房地產。與此同時,中國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推動數字產業以及其他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這些領域將誕生大量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爲科創板、創業板提供源源不斷的上市資源。可以說,中國已爲自己的“硅谷+納斯達克”時代做好了準備。

阿里、京東等成熟的中概股公司迴歸,將會爲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證券市場的進一步國際化打下基礎,伴隨着新工業革命與數字經濟浪潮的到來,促使中國在金融與科技創新領域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與20年前不同,中國證券市場已經做好準備,可爲越來越多的中國優質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機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