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迎來寶寶喫輔食的階段,媽媽卻又被新的問題所困擾,辛苦了半天做出來的輔食,寶寶卻喫很少,無論媽媽怎麼喂,寶寶就是不買賬。不少媽媽都會陷入抓狂境地,生怕寶寶的成長髮育低於平均水平。那遇到這些輔食餵養問題,媽媽該怎麼辦呢?

在總體上來說,孩子的食量都是比較小的。食量上,大多數的媽媽們都更傾向於認爲孩子喫得太少了。當有這種想法的時候,要認真考量一下是不是有些武斷了,然後結合判斷孩子身體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理智判斷,不要妄下結論並強行增加輔食量。

如果真的輔食進食量少,要找原因,而不是追着餵食。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養成進食不專心的習慣。如果已經養成了這樣的毛病,可以適當採用飢餓療法。飢餓是增強食慾最強的動力。飢餓時進食,消化也最有效。

孩子6個月後出現生長緩慢的情形,必須檢討輔食添加是否不足。

如果仍然是純母乳餵養,孩子生長緩慢,必須且只有添加輔食,問題才能解決。

添加了輔食但是量不足,食量太少或者輔食營養密度太低,也就是說輔食結構不當,比如只有稀米湯或者只有雞蛋黃或者蔬菜佔比比較大,都可導致輔食添加不足而出現生長緩慢。另外輔食加工不夠細膩,孩子消化、吸收不良時,大部分的輔食營養都穿腸而過,大便裏有很多原始食物顆粒或者排便量明顯比平時增加很多,這時也容易出現生長緩慢。

孩子生長緩慢時,要對照檢查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然後對應解決,沒加輔食的趕快加,輔食營養密度不足的趕快調整輔食結構,消化不良的,要將輔食加工得更細膩一點。

當然,生長緩慢也可能是孩子患有某種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檢查治療。

孩子是否生長緩慢,要跟孩子自身的情況縱向對比。可從出生起就測量體重、身長、頭圍,將數值記錄在附錄上的嬰幼兒生長曲線圖中,進行觀察。是否出現生長緩慢,很容易就可看出。

特別提醒

配方奶不是輔食,不能因爲6個月後添加了配方奶就不加輔食。

大多數孩子都會自然地對輔食感興趣,如果孩子總是不接受輔食,可能是家長忽視了這樣一些事情:

1、輔食添加時間點要掌握好,在孩子滿4~6個月並且對輔食表現出興趣以後就可以開始添加了。太早了,孩子對輔食的敏感性還沒有建立起來,進食輔食的能力也沒有發育起來,接受不了自然就會抗拒。

2、不要給孩子喂大人食物,也不要喝太多味道濃郁的果汁,以免造成味覺改變,從而不喜歡真正的輔食。

3、在大人進餐期間或者進餐後再給孩子喂輔食,渲染喫飯的氣氛能刺激孩子的食慾。

4、在餵食輔食的過程中,大人坐在孩子對面,嘴裏咀嚼食物,孩子很樂意模仿大人的動作。

5、每次進餐持續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進食時間太長,也會讓孩子產生厭惡情緒。

6、如果孩子喜歡喫奶就先喂輔食再餵奶,如果喜歡輔食,就反過來,讓他一次性喫飽,有助於他弄明白輔食的意義。

7、不要給孩子喫零食或喝甜水,孩子胃容量小,一點零食就會佔滿他的胃,喝甜水也會不知不覺喝多,從而讓他對輔食毫無興趣。

8、餐具的色彩和款式都能引起孩子興趣,顏色鮮豔的碗和勺子通常更容易獲得孩子的好感,碗和勺子的顏色對比最好強烈一些。另外孩子喜歡的顏色是純色的,不是帶花的。

如果每一點都做到了,孩子還是不接受輔食,也不要強迫,可能是時機不成熟,過段時間再試試就可以了。

如果喂輔食時,孩子沒有不高興,只是不嚥下去,食物又流了出來或者被吐了出來,可能只是因爲他吞嚥能力還較差的結果,多練習幾次就好了。

如果孩子很不高興,那可能是不喜歡這種食物,也可能是還沒做好喫輔食的準備,可以換另外一種食物看看或者過幾天再嘗試。

以上內容節選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