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蓬萊 爲模尋路——遂寧高升實小素質教育研究協同體課堂模式建構課題組蓬萊行

11月26日,高升實小素質教育研究協同體課堂模式建構課題組一行,走進蓬萊小學,對協同體學校射洪城西學校和蓬萊小學的課堂模式構建情況進行現場診斷。

語文老師的課堂

語文小組交流

語文課堂模式建構小組走進青凡琪老師的文言文教學《司馬光》和射洪城西學校陳鳳嬌老師的繪本教學《我的幸運一天》。青凡琪老師的課堂以自學、深學、展學爲主線,將司馬光的故事娓娓道來。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參與熱情較高,基於詳細瞭解了合作要求,實效性強。學生彙報交流也很準確。在學法上,老師指導學生通過藉助插圖,文本註釋來進行文言文的學習,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授予了學生學習方法。陳鳳嬌老師的課堂重點教授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髮現並提取文本中、圖畫中的重要信息,大膽嘗試,大膽猜想,有理有據地解說出原因。在陳老師激勵性的語言下,學生完成了本堂課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說完整,說清楚,說流暢,整堂課的趣味性也得到了極大地提高。課後,長樂街小學校長陳東和高升實小夏鈴老師對這兩堂課進行了專業的點評和指導,對兩個學校的課堂模式使用情況做出了肯定的同時,也對課堂模式的時間分佈提出了建議,建議課堂應該更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注重學生思維訓練,把課堂還給學生。

數學老師的課堂

數學組交流

數學課堂模式建構小組認真聆聽了代表兩校課堂模式的兩堂數學課:蓬萊小學的楊豔平老師帶來的《角的初步認識》詮釋了蓬萊小學的“127”課堂教學模式,它們以課前了3分鐘學生展示課前自學,四次活動體現合作學習,活動彙報師生互動,課堂中學生主體凸顯,模式痕跡明顯。射洪城西學校羅得蓉老師在二年級《簡單的排列》一課中,對該校的智慧“3+3”課堂教學模式也有所體現。課後,老師們針對這兩堂模式課,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對課堂模式的建構進行了交流討論。課題組四位核心成員進行了詳細的點評,並對數學課堂模式的建構提出了意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要簡潔明瞭,易於操作,易調動每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同時要結合各校育人理念和數學學科特色建構屬於各校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英語老師的課堂

英語組交流

英語課堂模式建構小組在蓬萊小學學術廳認真聆聽了蓬萊小學楊朝霞老師的英語閱讀教學課和射洪城西學校文紅老師的英語聽說教學課。課後,物流港實驗小學校長杜敏和高升實小廖淑君老師分別對兩堂課進行了專業的指導。杜校長提煉了兩堂英語課現有的教學模式,同時也希望兩位老師能夠利用本校英語團隊的力量,建構適合自己學校學情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接着,英語組老師們就現有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希望改變傳統的機械操練式的課堂模式,建構基於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新課堂模式。

高升集團總校長王治國講話

協同體總髮起人高升集團總校長王治國指出,不要懷疑“模式”,課堂建模就是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爲的重構,“建模”和“用模”是一個興奮而又痛苦的過程,“出模”更像鷹的重生,課堂建模的核心是讓學生充滿生命活力。

市教科所副所長殷紅斌講話

遂寧市教科所殷紅斌副所長對展示課進行了點評,英語課堂就應該“I ask you, you ask me”,課堂就是要“羣兒戲於庭、家、校……”,讓學生學會自學、體驗、投入、有深度地獲取知識,課堂模式的建構是教、學達成方式符合教學規律、可持續的有生命力的發展。(高升實小素質教育研究協同體 張揚 曾越媚 張婧)

編輯:龍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