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大開國元帥中,只有陳老總沒有參與過長征,當年他因爲腿部受傷,被迫留在南方,帶領部隊進行遊擊戰,那時候陳老總身邊有一個名叫陳丕顯的紅小鬼,他是福建人,13歲就參加共青團,進行了一些革命工作,雖然年齡小,但是陳丕顯卻特別能幹。
1935年的時候,陳丕顯就已經當上了共青團贛南省委書記。18歲的時候,他跟陳老總經常穿梭在密林中跟敵人打游擊,好幾次都差點丟掉了性命,有一次,陳老總爲了躲避敵人的圍追堵截,決定兵分九路分開突圍,分開的時候,陳老總緊緊的握着陳丕顯的手,說這一次分別很可能是永別。一定要保重自己,儘可能活下來。
後來陳丕顯跟戰友繼續打游擊,給敵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有一次他們被人堵在山坡的草叢上,因爲藏得比較隱蔽,敵人始終都沒有找到。最終喪心病狂的敵軍開始放火燒山,想要把他們活活燒死。幸好老天有眼,下了一場及時雨,將大火澆滅,讓陳丕顯等人活了下來。
大家突破重圍,勉強活下來之後,又三五成羣的聚在一起,年輕的陳丕顯特別樂觀,繼續爲國而戰,他經常跟着陳老總躲在山上,有時候爲了躲避敵人的追查,他甚至會直接睡在山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革命組織跟國民政府展開了一系列合作,陳丕顯先是被上級領導留在了皖南,後來他又北上去了茅山,跟着陳老總一起開闢蘇北根據地。
後來陳丕顯又跟着粟裕將軍長期戰鬥,獲得了一系列的勝利。淮海戰役爆發時,粟裕將軍在前線負責指揮打仗,陳丕顯在後方負責後勤保障,給前線的士兵供應糧食和人力,因此有不少人認爲,淮海戰役的勝利,陳丕顯此人的功勞不下於粟裕,新中國成立之後,陳老總當了上海市長,而陳丕顯則成了上海的市委書記,最終官至副國級,爲國家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