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l 心血管疾病會增大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導致的猝死,大多數的研究將心源性猝死定義爲症狀出現後的一小時內由於心臟的原因導致的猝死。

五步心肺復甦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今日凌晨,藝人高以翔在錄製節目時突然暈倒,送醫救治後搶救無效,不幸去世,節目組隨後發佈聲明,死因爲心源性猝死。那麼什麼是心源性猝死?它離我們普通人有多遠呢?

1. 什麼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導致的猝死,大多數的研究將心源性猝死定義爲症狀出現後的一小時內由於心臟的原因導致的猝死。大多數運動中的猝死是由心臟驟停造成的,如果不及時治療,幾分鐘內即可喪命,那麼心臟驟停有哪些信號呢?

2. 心臟驟停

發生心臟驟停時的症狀是急性的,其症狀包括:

心臟停止跳動;突然昏倒;沒有脈搏;停止呼吸;失去意識。

心臟驟停通常發生地很突然沒有任何苗頭,需要警惕心臟驟停前的一些信號:

胸悶;呼吸短促;乏力;心跳加速;心慌;暈厥;不明原因的疲勞。

由於心源性猝死發生突然,很多情況下猝不及防,因此預防重於治療,要減少誘發猝死的危險因素,那麼危險因素有哪些呢?

3. 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因素

l 心血管疾病會增大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冠心病、心房顫動、慢性腎病、睡眠窒息症、擴張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發育不良(ARVD/C)、心臟瓣膜病等。

l 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大多數心源性猝死的受害者都有潛在的冠心病[1],所以能夠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也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因素,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吸菸、肥胖、血脂異常等[2]。

l 年齡

從35歲開始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就隨着年齡的增長不斷上升[1]。

l 男性的風險更高

研究發現男性心源性猝死的風險是女性的4~7倍,這可能與男性患冠心病的風險比女性高有關[1]。

l 基因和家族史

對於患心搏驟停的人來說,其一級親屬(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有血緣關係的人)患心搏驟停的概率會增加50%[1]。

l 不好的生活習慣

飲酒和缺乏鍛鍊均會增大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l 低落的情緒會增大風險

抑鬱和焦慮會增大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4. 我們可以做什麼:關注自己的血壓變化,做好應對措施;對於糖尿病患者要對自己有更好的護理;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治療;做好膽固醇管理,關注自己的膽固醇指標;戒菸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而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風險;戒掉酒與其他酒精製品;控制熱量的攝入,保持健康的體重;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鍛鍊,適量的鍛鍊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能控制體重;做好壓力管理,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做一個樂觀的人。5. 猝死急救,黃金四分鐘

心臟驟停超過四分鐘,腦組織會發生永久性損害,超過10分鐘就會腦死亡。在專業救護人員到達之前,心肺復甦是延續患者生命的最重要的方法,若處理及時,將大大提升患者存活的概率。但是按壓胸口和人工呼吸這兩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要做到規範操作,也並不簡單。

以下視頻介紹了做心肺復甦的規範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學一下,關鍵時刻就能爲患者贏得寶貴的救命時間!

視頻加載中...

參考文獻

[1] Jazayeri and Emert, Sudden Cardiac Death: Who Is at Risk?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9. 103(5): p. 913-930. DOI: https://doi.org/10.1016/j.mcna.2019.04.006.

[2] Wong, et al., Epidemiology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Global and Regional Perspectives. Heart, Lung and Circulation, 2019. 28(1): p. 6-14. DOI: https://doi.org/10.1016/j.hlc.2018.08.0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