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曰松。澄師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松,要松,要松淨。要全身鬆開。反此則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捱打的架子。

二、曰沉。如能松透,即是沉。筋絡全開,則軀幹所繫,皆得從下沉也。按沉與松原是一回事。沉即不浮,浮是病。體能沉已善矣。尤其加以氣沉。氣沉,則神凝。其用大矣。

三、曰分虛實,拳論所謂“處處總此一虛實”。其轉變時,要注意尾閭與夾脊得中,方爲不失中定。至要至要。按轉變一語,即是變換虛實之樞機。不經道破,真永不知有下手處也。

四、曰虛靈頂勁。即是頂勁虛靈耳,亦即所謂頂頭懸之意也。按頂頭懸者,譬如有辮子時,將其辮子系於樑上,體亦懸空離地。須於練功架時,將玉枕骨豎起。而神與氣。不期然而相遇於頂焉。

五、曰磨轉心不轉。磨轉者,即喻腰轉。心不轉者,乃氣沉丹田之中定也。按磨轉心不轉者,此家傳口訣也。比諸拳論所謂"腰如車軸""腰爲纛"二語,尤爲顯赫。餘得此意後,自覺功夫日見進境。

六、曰似拉鋸式之欖雀尾。掤捋擠按之推手也。往復相推,喻之以拉鋸者。彼此用力均勻,則往復可以暢通無阻。此理在太極拳之推手上,有二意。一曰捨己從人。順其勢,可以得化勁與走勁之妙用。二日彼微動,己先動。於彼微動,己先動之著手功夫。苟能於此嫺熟。則操縱在我不在彼。其餘又何論矣。

七、曰我不是肉架子。汝爲什麼掛在我身上。按太極拳,專尚松靈。最忌板滯。若如肉架子上掛肉,便是死肉。又何有靈氣之可言。故痛惡而決絕之。乃有我不是肉架子之詈罵。此亦家傳口訣。用意深刻。

八、曰撥不倒。不倒翁。周身輕靈。其根在腳。非具有松沉兩種功夫,不易辦到。

九、曰能發勁。勁與力不同。勁由於筋,力由於骨。故柔的活的有彈性的是勁。剛的死的無彈性便是力。何謂發勁?放箭似的。腳腿腰能完整一氣。一則是力聚,可以致遠;一則是身不散亂,方可命中。發勁之妙用。盡於此矣。學者勉之。

十、曰搬架子。要平正均勻。按平正均勻四字,最爲平淡。卻極難能。平正方能安舒,可以支撐八面;均勻方能貫串,而無斷續處也。此即拳論所謂立如平準及運勁如抽絲等語。非從此四字下手不爲功。

十一、曰須認真。打手歌曰掤捋擠按須認真。若不認真,便都成了假的。吾今舉以告汝。掤若掤到人家身上去,捋若捋到自己身上來,都是錯認。掤不要掤到人家身上去,捋不要捋到自己身上來,此是真的。按與擠皆要蓄其勁,不可失卻中定。此是真的。

十二、曰四兩撥千斤。所謂牽動四兩撥千斤者。只要用四兩勁牽動千斤,而後撥之。此牽與撥,是兩事,非真以四兩撥千斤也。譬如牛重幹斤,穿鼻之繩,不過四兩。以四兩之繩,牽千斤之牛。

以上種種,皆澄師口授指點之傳於曼青者,不敢自祕,願廣其流傳。幸世之同仁共勉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