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富贵人生”,在现今古装戏里,有钱人家的纨绔子弟常出手阔绰,甩手就是一大锭“金元宝”模样的银子,然而电视剧并不代表真实历史情况,古代银子都是怎么样的?专家:表面布满污垢和牙印,别再被电视剧骗了。

银子即白银,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禹贡》一书中记载了:“唯金三品。”指的便是金、银、铜三种金属,不过我国并不是发现银后就将其作为了货币,用于交易,我国最早的货币是天然海贝,后将铜作为了货币,春秋时期的“蚁鼻钱”,便是铜仿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文字和货币,圆形方孔铜钱普遍流通,上铸文“半两”,重十二铢,又称“半两”铜钱,后来陆续流通了2000多年,是古代钱币中最常见的一种。

白银开始进入流通可追溯至唐朝,唐朝社会开放,与世界各国皆有往来,白银逐渐流通,五代十国后公私蓄积白银的风气逐渐形成;至于银两成为法定的流通货币则是在明朝。

15世纪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西方国家的殖民者在美洲开采出了大量的银矿,当时我国处在明孝宗朱祐樘时期,朱祐樘在位时开明宽厚,勤于政事,任用贤臣,与西方国家还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因此大量的白银也就进入了我国,成为了法定货币,清代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现今400-500元人民币。

现今许多人受影视剧的影响,认为古代银子呈马蹄形的元宝模样,或着呈方块模样,富贵人家总喜欢将银元宝或是银块摆放得整整齐齐,要用时就拿出一大锭出来,真实情况并不是如此。

银元宝是专门进献给朝廷的,作为朝代国库的储备银,基本不在市面上流通,即使是权贵富商,身上携带的也还是碎银子,这可以从目前出土的明清墓葬中得知,在随葬品中银两是极其罕见的,有的是表面布满污垢和牙印的碎银子。

像小石子一般的,并不讲究美观的碎银子是为了方便找零通换,反倒是随手甩出银元宝,恐怕会给自己带来祸事,至于为什么布满污垢和牙印?这就与假银有关了,假银的表面是一层银壳,里面灌注的是铁或铜等。

因此为了识别真假银子,就会咬一口,牙印自然就留在上面,而真银子历经数百年,因氧化反应,外面那一层就会变得乌黑,所以真正的银子并非是你想的那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