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紀30年代,當時的蒙古國人民黨爲了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向蘇聯靠攏,作出了要用西里爾蒙文代替回鶻體蒙文的決定,並經過幾年的準備之後於1946年正式啓用。如今的蒙古國,西里爾蒙文已使用半個世紀。

聽得懂對話的話,卻看不懂對方的字,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衆所周知,外蒙古於1921年獨立,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蒙古國長期依附於蘇聯,因此其經濟文化都深深的打上了蘇聯的烙印,就連文字也不例外。

二連浩特蒙古國餐廳

西里爾蒙古文,

是在外蒙古獨立後,受蘇聯影響,採用的以西裏爾字母作爲蒙古語標記的文字。上世紀30年代,當時的蒙古國人民黨爲了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向蘇聯靠攏,作出了要用西里爾蒙文代替回鶻體蒙文的決定,並經過幾年的準備之後於1946年正式啓用。

西里爾蒙文

現今中國蒙古族使用的蒙文屬舊蒙文,即回鶻式蒙文

,創制於成吉思汗時期。鐵木真在同一蒙古各部後,命令回鶻人塔塔統阿創造了回鶻體蒙文。而在忽必烈時期,國師巴思巴又創制了巴思巴蒙文,但這一蒙文隨着元朝的滅亡而失傳,因此現在中國內蒙古地區的蒙古族沿用的是回鶻式蒙文。

回鶻式蒙文

如今的蒙古國,西里爾蒙文已使用半個世紀。蘇聯解體後,隨着蒙古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擺脫蘇聯體制的影響以及恢復民族文化傳統的呼聲日益高漲。蒙古國議會2014年通過法律規定將當年在政府文件中恢復使用傳統蒙古文(回鶻式蒙古文),並規定將在2020年全面廢除使用西里爾蒙古文,將使用傳統蒙古文。

寫有西里爾蒙文的菜單

文字的意義不僅在於它是書寫的工具,而是在於它是文明的精髓和載體,廢掉文字等於人爲的割裂歷史。恢復傳統文字,沒有傳統文化環境的滋養,實非易事,況且蒙古國“西化之路”已經越走越遠。要把消失了近半個世紀的文明傳統從新撿起,實在是任重而道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