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濃號航空母艦,是二戰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信濃"號是1960年美國小鷹級航空母艦服役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信濃"號服役後不久就被敵方潛艇的發射的魚雷擊沉,在第一正式出航僅僅20小時就被擊沉更是創造了世界艦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艦的記錄,實在有點可惜。

信濃號航空母艦1940年開始動工,1942年建成50%時暫停,改爲航母。原爲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艘,新設計中它將充當快速航母艦隊的支援和維修平臺,所以除攜帶自身的中型航空聯隊外,還可裝載多餘的飛機和設備用來對海上的航母進行補充。

信濃號航空母艦數據

動工:1940.05.4

下水:1944.10.8

竣工:1944.11.19

建造地點:Yokosuka海軍船廠建造

標準排水量:62000噸

滿載排水量:72890噸

全長:266.6米

艦寬:38.9米

型深:18.92米

喫水:10.31米

飛行甲板:長266米,寬36.3米

艦載機:47架

防空武器:雙聯127mm高平炮8座,25mm高射炮145座

動力:主鍋爐12座,蒸汽輪機4臺,153000馬力

軸數:4軸

航速:27節

續航力:10000海里/18節

艦員:2400人

結果:1944.11.28 被潛艇"射水魚"號擊沉

信濃號也是二戰最短命的航空母艦。1944年11月28日凌晨3時,信濃號在瀨戶內海進行處女航時被美軍射水魚號潛艇擊中四枚魚雷。本來四枚魚雷對大和級戰艦不構成太大威脅,同級的武藏號在萊特灣海戰被擊中二十條魚雷後才沉沒。艦長阿部俊雄連航速也沒有減繼續行駛。但信濃號上的損管人員遠沒有武藏號上的有經驗,中魚雷後因爲處置不當無法制止進水,有些船艙連密封門也沒有安裝,11月29日上午十時十八分,信濃號急劇傾斜,半小時後沉沒。這艘當時最大的航空母艦沒有發過一炮,也沒有起飛過一架飛機。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6萬多噸,信濃號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7萬多噸,比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大接近1萬噸的排水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