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雅

這一次要採訪的歙硯大師王祖偉,開始讓我有些忐忑,真正走近他,才讓我發現,他不僅僅是一位卓而不凡的能工巧匠,更是一個深諳硯道的智者。

一生硯藝

“追琢他山石,方圓一勺深,抱才唯守墨,求用每虛心。波浪因紋起,塵埃爲廢侵,憑君更研究,何帝值千金”。李山甫曾這樣描述歙硯。

而歙硯國手王祖偉,便與詩中一樣,廢寢忘食,深刻專研……如今他的作品已被國家相關博物館珍藏,價值亦是“寸硯寸金”。

1968年王祖偉出生在歙縣的山村裏,家裏幾代人在這生活,過着平凡的日子。中考結束,因爲家庭拮据,他去了安徽省行知中學的工藝美術班(硯雕)。進入學校後,他第一次接觸到歙硯。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學習歙硯的過程中,猶如硯磨人生。因畫筆和刻刀的表現差距甚遠,所以在用刻刀雕琢硯臺畫面時,刻刀扎破手、肩口頂出血是經常的事,但他卻仍不願放下手中的刻刀。

最終,王祖偉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進入安徽歙硯廠高檔創研室,在這裏見證了歙硯前輩的珍品。隨後的幾年,他跟着師父胡震龍一起專研文人硯。

90年代末,國企改制將許多職工吹進下海經商的大潮,他毅然辭職下海,遠走巴蜀,傳經送寶,教學授徒。在屯溪老街177號“程得馨”醬油坊的舊址,他開始了自己數十年的創作生涯。

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着創作者強烈的藝術個性,獨到的硯雕語言,彰顯的是他的人品、藝品。王祖偉在這裏就硯石的造型、紋理(羅紋、眉紋、金星、金暈、魚子等)、色彩等特色進行探索和創作,不斷打破自己、超越自己。

爲做好一方硯而努力, 王祖偉創作了較多出類拔萃的作品,並得到了業界最高的認可和榮譽。如今他則獨立領悟硯道,並深層次的闡述了硯道、硯學、硯藝、硯技的相互關係。他認爲一定要把這些理念告訴更多做歙硯的手藝人。只有把做歙硯的手藝人集結在一起,才能夠真正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將歙硯的文化傳播開去,傳承下去。

兩條硯道

硯石的質量包括石質的質量和紋色的質量,這是硯的基礎和根本,是硯的價值載體。一方好的歙硯坯,一般都具備如下基本條件:堅密柔膩、溫潤如玉、發墨如油、筆毫無損、幾無吸水、滌盪即淨、寒冬儲水不凍、盛夏儲水不腐。

接下來,纔是硯雕製作,王祖偉初學歙硯是在學校。兩年科班的專業學習,讓他了解選料、製坯、創意、設計、雕刻、打磨、落款、配盒等講究。

入門時,老師會手把手來帶:

首先將硯石拿上手,用硯的語言把它設計出來,並用鐵筆來白描;接着,用雕刀把它刻深;然後通過敲和鏟的手段讓它粗坯成型;再接下來是雕刻本身,需精雕細刻,這是一個出細活的過程;然後是打磨落款等;最後,就是護理。

與同齡人相比,他是幸運的。他的努力和靈性還讓他成爲了歙硯領域文人派大師胡震龍的關門弟子。不僅如此,還成就了他的姻緣,最終他還成了胡震龍的女婿,使他能夠在科班的基礎上受到了更多家學的薰陶和影響。

胡震龍對王祖偉的影響主要在做人和從藝兩方面。從做人上來說,他說老師從藝做人就兩個詞:實在,清白。

在藝術上,王祖偉記憶最深的是兩點:一點是藝無止境、一點是與時俱進。與時俱進暨引領時代而不是迎合時代;而藝無止境指的是硯內和硯外需取精用宏、盡微致廣。硯臺隨着社會歷史的演變,濃縮了中國各個朝代文化、經濟乃至審美意識的各種信息。除了硯雕本身之外要了解各種各樣的相關文化,精通詩詞歌賦戲曲的胡震龍曾告誡王祖偉要文化入硯、學無止境。

正是在這位老師非常嚴格的要求下,王祖偉不僅對硯雕的領悟越來越深刻,在硯外的積累也越來越深厚。他以國學爲根,書法上溯秦漢,取法“二王”,習南帖北碑,揮毫不綴。他以書入畫,秉承“新安畫派”正脈,格調高曠。注重神韻氣勢,境由心造。

專業和家學兼備的王祖偉技藝超羣,擅書畫、工硯雕,硯作提倡境與意會、器道交融、內涵渾厚、形神兼備。講究傳統與現代的兼容幷蓄,先天與後天的和諧統一;注重詩、書、畫、印、雕的五位一體和文學、藝術、美學、哲學、手工的相得益彰;強調實用、觀賞、收藏於一體。

家授             

安徽省行知中學86屆工藝美術班畢業照

三頂硯冠

受到傳統文化影響的王祖偉懂得理論的昇華須有很多自己的感悟、心得、經驗等。一開始,他崇尚由技到藝的昇華,從開始學手藝後,瞭解硯的延伸藝術,努力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他注重原創,一塊普通的硯石,通過他的手就能夠點石成金,化腐朽爲神奇。

他38歲就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領取了黃山唯一一位歙硯“國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後來又被遴選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歙硯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15年、2016年他憑藉作品《田歌》和《新安攬勝》蟬聯工藝美術的最高獎項(百花獎),一時成爲業內佳話。

“那什麼才能算是一方好的歙硯?”最後我問他。

他思索了一會,“一方好的硯是先天與後天的相得益彰,先天就是硯石本身,後天則是手藝人的創作。用質量標準化的角度去理解,先天性就是硯石本身要完美無瑕又有特色。後天性就是硯雕的作品既有硯風又合硯道,並能夠帶給人美的啓迪和思考,至於什麼是美呢?手工是美,自然也是美;簡約是美,豐滿也是美;精細是美,粗獷也是美……。”均需因石而異,均需以文化硯。

“不參透文化,則成不了大師。”在他身上我領悟到了這句話的含義。中國很多手藝的傳承,都是承載着特有的文化和思想,若摒棄了這些那僅僅是學些技藝,王祖偉也不可能成爲歙硯唯一的國大師了。

國務院津貼證書和國家級非遺傳承認證書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證書

四件硯作

王祖偉的作品先後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工美珍寶館和中國美術工藝美術大師博物館永久珍藏。

他崇尚硯道,遵循硯學,踐行文人硯。文人硯講究文心畫意,講究詩情畫意,如扛鼎之一的代表作《蘭亭雅集》。其創作的形式有別與其他硯雕藝人,當下多數人延續了古人的做法,套用古硯譜的相關圖案,上下前後左右六個面均滿雕的形式,而王祖偉版的《蘭亭雅集》則用硯雕語言把“曲水流觴”詩情畫意的盛況,表現在一個主硯面上,從而達到以畫入硯的整體效果。這種硯雕藝術的原創印證了作者應物相形,隨類賦彩的深厚功力。

這件作品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當代第一件硯藝珍品,被譽爲“蘭亭一號”。

他的另一扛鼎之作《虛中潔外》,不僅榮獲中國藝術研究院頒發的金獎,還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有償收藏,首填歙硯在此領域的空白。

還有他的《楓橋夜泊》、《棹歌圖》先後被中國工美珍寶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博物館永久收藏。四個國字號博物館均藏當代歙硯國手王祖偉之硯作,再現了直傲天下的徽派硯雕技藝。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證書

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證書

五大硯著

身兼科班和家學的王祖偉,其學術的研究和理論的昇華主要表現在五大硯論,硯論一暨2008年起草《歙硯地方標準》(DB341021/T001-2008)。該標準從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與定義、產品分類、原材料、製作工藝、要求、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識與包裝、運輸和貯存十大方面入手起草,旨在推動歙硯標準的實施及規範使用,維護好歙硯品牌,樹立良好的形象,促進歙硯的健康有序發展。硯論二暨《歙硯學與徽州文房四寶》。該硯論特授課於2011年4月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硯論三暨《硯叔》(2013年主編)。該著分“嶺南硯緣、尋遊四候、杏壇硯歌、場館見證、硯藝羣芳、硯田雋永”六部,內容廣博。硯論四暨《硯道概念及概述》(2016年),該硯論貴在首倡“硯道概念”和“硯道、硯藝、硯文化”的辯證關係。硯論五暨參與編寫了《經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藍皮書(2017)》。

歙硯國手,硯道人生折射出大師之道旨在以藝載道、藝道合一,弘道養正、守正出新。此採訪是我又一次在學習中成長,在思考中昇華......

《經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藍皮書(2017)》    

《硯叔》

 王祖偉藝術簡歷

王祖偉,男,籍貫歙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第五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歙硯技藝)、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當代文人派硯雕家代表性人物、硯文化專家、高級工藝美術師。現任中國文房四寶協會高級顧問、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全國民族技藝執教委委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聯合會特別顧問;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專家、安徽省文房四寶協會顧問、安徽省工藝美術促進會副會長、安徽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安徽省非遺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黃山市政協常委。

精硯藝、善金石、喜詩書畫、好文史哲;崇尚自然、國學、經典。書法上溯秦漢,取法二王,常習南帖北碑。繪事高古、以書入畫,承新安畫派正脈。八十年代在校專科學習硯雕技藝與理論;九十年代初暨在安徽歙硯廠高檔創研室專事硯雕創作;師從硯界學者型大儒、硯文化先行者、歙硯奠基人胡震龍先生,得其文人硯和家學之真傳。遂兼科班與家學、創作與理論之長,能專業、深層、系統地認知和繼承文人硯的純正傳統法則。硯道倡導“以硯爲根、以道爲魂”;硯學遵循“固本流遠、承古啓今”;硯藝踐行“取精用宏、盡微致廣”。

硯風凸顯“以文入硯、器道交融;緣石賦藝、天人合一”。暨講究傳統與現代的兼容幷蓄,先天與後天的和諧統一;注重詩、書、畫、印、雕的五位一體和文學

、藝術、美學、哲學、手工的相得益彰;強調或韻或質、或意或法、或態或勢,爲識者所稱。刀筆縱橫捭闔、大氣礴磅、應物象形、隨類賦彩、文心畫意、內涵沉雄、豐滿常新、神韻精妙;山水雕琢,尤世推獨步。銘世之珍《蘭亭雅集》、《虛中潔外》、《楓橋夜泊》先後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工美珍寶館永久收藏;三個國字號藏館均首選當代同一位硯雕家力作開國家級硯藝大師之先河。2010年和2013年兩度應邀爲黨和國家領導人特製國硯珍寶,創國手級硯雕家之傳奇;曾多次應邀參加國際性文化活動和國內專業的高端學術研討。

2008年11月參與起草《歙硯地方標準》,2011年4月走進清華大學授課“歙硯與徽州文房四寶”的第一人,2013年參與起草《徽州四雕術語》,2013年8月主編《硯叔》(654千字),2016年10月首倡硯道概念和硯道、硯藝、硯文化的辯證關係,2017年參與編寫《經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藍皮書(2017)》等爲其奠定在硯界的學術地位。三十年傳承、創作、研究、傳播、弘揚等業績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國務院新聞辦五州傳播中心,日本NHK等近百家新聞媒體的採拍和報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