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契機下,日本立刻準備用飛機炸燬長城,好儘快輸送重型武器以及戰備物質到南方戰場,這個消息傳到了當時還是僞滿洲國皇帝溥儀的耳朵裏,當時他雖然是個傀儡,但是爲了保住長城他還是給日本高官寫了一封信。此信最終由陸軍部呈交當時日本天皇裕仁,裕仁天皇看到這封信之後,氣急敗壞,但最後亦認同溥儀說話,最終採取分化和武力兩步走的方法,長城得以保存。

長城是我們國家重要的代表建築之一,它也是我們的祖先澆築了無數的智慧和心血建築而成,長城最早是秦始皇開始修築的防禦工事。到了明朝,明朝的皇帝對長城進行了一次維修和加固,並且把它的長度再次進行了延伸。長城是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千百年過去了,長城依然屹立不倒。
但是,在近代的長城差一點兒就遭到了滅頂之災。1937年,日本以東北爲跳板,向中國發起全面進攻,但是巍峨的長城卻成爲了日軍進攻中國的阻礙。雖然日軍步兵可以輕鬆的越過長城,但是大量的重型武器以及戰備物質卻被阻擋在長城之外。因此,當時的日本侵略者對山海關進行了猛烈的攻擊。
山海關守將何國柱,率領將士們日夜奮戰,多次發電報求助,希望南京政府可以派出部隊支援,但始終石沉大海,無人回應。最終在駐守了三天三夜之後,何國柱部全部以身殉國,長城還是被日軍所佔領。
在此契機下,日本立刻準備用飛機炸燬長城,好儘快輸送重型武器以及戰備物質到南方戰場,這個消息傳到了當時還是僞滿洲國皇帝溥儀的耳朵裏,當時他雖然是個傀儡,但是爲了保住長城他還是給日本高官寫了一封信。信上只有八個字“長城若毀,共榮必敗”。
意思很簡單,因爲長城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是中國人的根基,而如果日軍真的摧毀了長城,那麼勢必更加的激起中國人的反日情緒。此信最終由陸軍部呈交當時日本天皇裕仁,裕仁天皇看到這封信之後,氣急敗壞,但最後亦認同溥儀說話,最終採取分化和武力兩步走的方法,長城得以保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