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杏葉一聲秋,金秋的武夷山,漫山紅遍,層林盡染,伴着微風,只想安靜的坐下,在茶裏消磨整個黃昏,在半個夢裏看滿天繁星。

可想武夷巖茶的美妙,已是人盡皆知,尤其是以三坑兩澗的巖茶爲幸。然,

在武夷山腹地,當地人心中三坑兩澗的“盲腸”所在,隱藏着一處鮮爲人知的山場——竹窠。這裏漫長而又悠窄,這裏雲霧易聚難散,這裏顆顆茶樹爬滿了滄桑的青苔,卻是武夷山老一輩人心中最好的山場,是茶仙遺落在人間的珍藏。

巖茶天然的溫室

爲什麼這麼說呢?竹窠自古就是產茶的勝地。清代朱彝尊《御茶園歌》詩曾說:“雲窩竹窠擅絕品,其居大抵皆巖坳。”不僅如此, 清代的查慎行在 《武夷採茶詞》之三也這麼描述過:“黃冠問我重來意,拄杖尋僧到竹窠。”等大量的史料直指,竹窠從古至今,一直是備受茶友們推崇。

事實上,竹窠山場的品質,可以從土壤和微域小氣候的科學數據來佐證。巖茶泰斗姚月明老先生就分別對以竹窠、企山、赤石山場代表“正巖(紫色砂礫岩)”、“半巖(紅色硅鋁質土)”、“洲茶(河流沖積黃土)”等山場土壤分析調查表明,竹窠是最具代表性的正巖場區之一,正巖茶香高味醇厚,巖韻最優。

數據顯示:竹窠土壤含砂礫量較多,達24.83~29.47%,土層較厚、土壤疏鬆、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氣性好,有利於排水,且巖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擋冷風,谷底滲水細流,周圍植被條件好,形成獨特的正巖茶的“茶土”,土層厚,富鉀、錳,土壤酸度適中,是多礫質土壤。

正是這樣獨特的氣候和肥力的土壤,優於其他山場,使得竹窠的茶葉葉片肉質較厚實,內質微量元素的含量更高,巖韻更佳。歲月悠悠,風雲變幻,但巖韻依舊,相傳竹窠山場裏至今還有當年姚老親自種下的北斗等老茶樹呢!

遺落的百年叢香

而這只是其一,竹窠的魅力,還在於這裏珍藏着那似仙人們遺落在人間的珍藏——百年老叢。

之所以珍貴,因爲太稀有了。所謂老叢,就是老茶樹的意思,樹齡至少50年以上。在竹窠百年老叢大戶凱捷山場的240畝天地裏,所有老叢茶樹都是古人所栽,樹齡多在70年以上,不少已歷經百年。

爲了保證茶葉的品質,有着三十年製茶歷史的凱捷人並非每年都會進行採青,而是根據天時地利,進行採青,從而老叢產量相對受到制約。爲此長期以來,凱捷竹窠茶成了市面上流通較少的私房茶,深受資深茶友喜愛。

歲月悠悠,竹窠得天獨厚的山場優勢,讓這裏的老叢茶樹,滄桑中又散發出勃勃的蒼翠,混和着花香,木香,巖香,自然、優雅和迷人。一杯老叢茶在手,馥郁的茶香中,細細品味醇厚的意蘊,靜靜接受那億萬年來的岩石、樹木、花草的贈予,只有懂得茶中滋味,才知人生的美哉。

品種鑑賞:

竹窠老叢水仙:乃是武夷水仙上品,茶樹生長於爛石之中,承豐壤滋潤,受甘露之宵降。香於九畹,木香清新,似蘭似苔,入口醇厚順滑,回味甘甜。

竹窠大紅袍:生於山谷巖壑亂石嶙峋之中,天然的環境,肥厚的土壤成就了竹窠大紅袍卓然巖韻。條索緊結,香氣濃郁高長,湯色橙紅明亮,回味甘甜。

竹窠肉桂:生於坳之中,依山附巖,巖泉不絕的絕佳生長環境,賦予竹窠肉桂卓絕的品質。通過製茶師精湛的工藝製作,竹窠肉桂滋味醇厚鮮爽,香氣馥郁,最有獨特的巖骨花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