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解放軍開始評定軍銜。在正式授銜前,有一個預定名單,上邊寫着每個人的擬受軍銜。大多數將領看到自己的軍銜後,基本上認爲公正,默認了軍銜。也有少部分人認爲自己的軍銜和功勞不相匹配,要求調整。

認爲自己軍銜定低了的有許世友,鍾偉,王必成等人。其中以許世友要軍銜的事情鬧的最大,經過周恩來和毛主席的勸說,許世友明白了自己被屬於上將軍銜是合理的,也就沒有在繼續要求。

認爲自己軍銜定高了的有羅榮桓,許光達,徐立清等人。他們都曾給軍委和毛主席寫信要求調整自己的軍銜,這批人中只有一人降銜成功,他是徐立清中將。按照標準,徐立清應該被授予上將軍銜,但當時徐立清是負責評定軍銜的人之一,爲了給其他人做表率,徐立清再三要求把自己定位中將,以此來順利開展工作。徐立清表示:軍銜高低只是爲了方便工作,個人沒有那麼計較。毛主席聽了之後,同意了他的降銜要求。

和徐立清要求一樣的還有許光達,按照十大大將的標準,蕭克,王震等人更有資格出任大將。許光達也這麼認爲,他向中央提出意見,要求把自己定爲上將,大將的空缺建議讓蕭克或者王震補上。信傳到毛主席那裏,毛主席說:你被定爲大將的事情,組織上已經決定,不必再說了。

許光達見毛主席說的嚴肅堅決,不好再說什麼,答應了大將軍銜。

但以許光達的功績,他自己還認爲自己被授予大將太高了。軍銜既然讓不掉,那就讓掉待遇吧。許光達再次向軍委和毛主席提出,授予大將可以,但只要上將的待遇。毛主席看到許光達的請求後,十分感慨:不少人都認爲自己的軍銜太低,許光達卻認爲自己的太高,還要主動讓掉待遇,實在是高風亮節,讓人佩服。並以明朝第一大將徐達來類比許光達。

最終,許光達以大將的軍銜拿了上將的待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