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教育子女,切勿仗势欺人,无论对方的身份地位如何,都要保持一视同仁。

曾国藩,晚清中兴名臣,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完人。曾国藩在晚清动荡的朝局中,身居高位数十年而不倒,其为人处世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逝世百年来,他的家族后代人才辈出,子孙中没有出过一个败家子。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曾国藩的言传身教,尤其是他临终前留下的八字家训。
曾国藩的家人的书信往来,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楷模,《曾国藩家书》被整理成册,成为后人学习的经典。曾国藩在临死前,把儿子们叫到床前,留下了最后的遗嘱,正是这份遗嘱,让其家族百年兴盛不衰。曾国藩的遗嘱如是说道:
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一、慎独则心安
做人内心持正,在独自一人时,仍然用最严苛的标准审视自己,不做苟且之事,就能心安理得。
曾国藩每日坚持静坐,反思当日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是否妥当,有不妥之处记录在日记中,时刻提醒自己,以防日后再犯相同的过失。
曾国藩认为,时刻反省自己,能改正自己的过失,让自己内心坦荡,无愧无心。
二、主敬则身强
保持内心肃穆,严于律己,则身强体健。
曾国藩认为,人的身体状况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己的精神面貌。时刻保持庄严肃穆,精神饱满紧绷,则身体自然强健。而一旦精神松懈下来,人的身体往往也跟着垮了。
很多人得了绝症之后,往往是在得知病情之后,身体状况突然间急转直下。原因就是精神承受不了打击,身体的衰退还是在精神之后。
三、求仁则人悦
做人常怀仁义之心,则内心愉悦,心旷神怡。
曾国藩教育子女,切勿仗势欺人,无论对方的身份地位如何,都要保持一视同仁。保持一颗仁义之心,做事不赶尽杀绝,留一分退路。待人仁厚宽容,对方势必投桃报李,其乐融融,不亦乐乎。
四、习劳则神钦
保持辛勤劳作的习惯,不偷懒,则精神饱满,神清气爽。
曾国藩告诫子女,人一日所食和所穿的衣物,必须和自己一天的劳作相匹配。曾国藩认为,人一旦沾染上懒惰的毛病,则一生难有作为。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戒掉懒惰。一勤天下无难事,只要有毅力,天底下没有办不到的事。
看一个家族的未来,并不是看他们当下拥有的地位和财富,而是看他的子孙后代的脾性。子孙如果懒惰懈怠不思进取,再大的家业,早晚坐吃山空。而家族的子孙若能勤俭持家,即便当下一贫如洗,但未来家业一定越来越大。
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谨记这八个字,时时自省,则家业可兴,事业可成。
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分享中华传统文化。我是历史漫漫侃,喜欢请点赞,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