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財富之母,民生之本,農民的命根子。目前,我國耕地只佔國土面積的13%,人均不到世均水平40%,優質耕地只佔1/3。從1996年到2003年,由於濫佔、亂佔等原因,七年中即減少耕地一億畝。除生態退耕外,建設用地佔13%,災毀佔6%。目前,只有18.51億畝。從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來說,不能再這樣大量減少了。它已經造成了一些地方出現了“三無遊民”(無地、無崗、無低保)。中央已出臺一系列規定,嚴禁違法佔地、圈地,甚至競相壓價出賣農民土地爲地方政府謀利。我國礦藏資源形勢也日趨嚴峻,除煤炭和建材非金屬礦產外,2/3國有骨幹礦山已進入中後期。2003年原油、成品油進口已超過一億噸,鐵礦石進口量佔世界自由貿易量的50%,探礦、找礦遠跟不上消耗增長速度。而且非法開採,屢禁不止。必須有力地加以整治,切實加強國土資源的保護。要採取綜合措施,實行嚴而又嚴的資源管理制度,要努力探索和強化國土資源宏觀調控機制。要努力加強公益性地質工作隊伍。唯如此,才能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