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固然是一朵奇葩,但是,有些美食的做法、喫法,卻令人不忍聞睹,不妨讓我們隨着文字“穿越”到清代去看看那些另類又窮兇極惡的喫法。

驢肉在清代很受追捧,當時北方有“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的說法,喫法當然也多多,還有一種驢肉的做法,也讓人側目。清朝劉廷璣撰的《在園雜誌》中說清代陝西有個特產,叫做湯驢,味道絕美,但其製作方法卻相當殘酷。“先以厚板鋪地稍高,多釘堅實,而鑿四眼,仿驢身驢蹄之大小。”然後拉驢子到板上去,把四個蹄子伸進四個眼中,穩住了四條腿,使驢子無法掙脫。接着把燒沸騰的熱水用大盆盛了朝驢子蓋頭潑去,“自頭至尾遍體淋漓,以毛盡脫爲度。竟成雪白一驢,而命已絕,肉已熟。”

這樣的殺驢法,即在當時也爲文人所不齒,“其死甚於一刀,慟楚爲何如耶!”後面的做法是把驢肉割成塊狀掛在通風處風乾,但是這樣還難以達到最佳效果。更好的方法是將驢肉用蘆蓆竹篾夾緊了,放在大路上,給來往的車馬踐踏,時間一長,驢肉緊而板扎,肉越緊則味道越好,在當地被視爲珍品,用以招待最尊貴的客人,或作爲饋贈遠方親朋的最好特產。

清代有一個巡撫喫鴨子也是獨闢蹊徑,雖然叫填鴨,但不是一般的“填法”,飼養方法很特別很摧殘:用個裝紹興酒的罈子,鑿去底,把一隻不大不小的鴨子放進去,用泥土封口,只留一個小孔僅能使鴨子的頭伸出來,但是不能隨意移動,在鴨子屁股一邊的壇壁上開一個窟窿,讓鴨子的糞便可以排出來,這就相當於把鴨子放進了一套“枷鎖”裏。而後,每天用豬油拌飯餵鴨子,飯香,鴨子喫得多,又不能活動,只見長肉,沒辦法減肥,據說,六七天後,那鴨子就長得又肥又大的可以宰殺了,鴨肉嫩得就同豆腐一樣。王大人“偶欲食豆腐,則殺兩鴨煎湯,以湯煮豆腐獻之”。

清代的天津衛有種喫小鳥的方法也令人歎爲觀止。小鳥的爪子是黑色的,當地名爲“鐵腳”,用網捕捉即可,一網可以捕到好多。抓到“鐵腳”後,不是一隻一隻地拔毛,而是在地上挖一個大坑,架火燒坑,然後把網中的鳥悶頭一倒,全部傾進火坑裏,用東西把坑口蓋住。火坑裏的“鐵腳”,其熱難耐,備受煎熬,在坑裏胡飛亂撞,互相撲打,身上的毛紛紛掉落。直至火坑中沒了聲息,再把“鐵腳”撈出來,略事烹炒,據說“味鮮爽口”,成爲當時天津衛的一道小名菜

清朝初年內廷的太監們喜歡喫鵝掌,尤其愛其肥厚,爲達目的,其方法甚爲酷烈。“乃以磚砌火坑,燒之近赤,置鵝於上。”磚頭燒得滾燙,鵝們實在喫不消,兩隻鵝掌立不住,不停地抬起放下,跳躍不止,但是這絲毫不能減緩灼熱之痛。隨着鵝的急速跳動,“一身血脈,盡注於掌”,鵝掌越來越厚,溫度不斷增高,鵝自然就被累死烤死了。太監們卻歡呼雀躍地喫上了他們喜歡的肥厚鵝掌。時人評價:“適於口,忍於心矣。”

康熙年間,據說江淮地區的和尚喜歡喫老鱉,並且喫法極其講究。把洗乾淨的活老鱉放進鍋裏,在鍋蓋上預先鑿孔,兩隻鱉鑿兩個孔,三隻鱉鑿三個孔,以此類推。隨後,和尚們在鍋蓋上壓個分量較重的東西,再朝竈里加柴火,逐漸地,鍋裏的水熱了起來,“溫水煮老鱉”,起初,老鱉們還能沉得住氣,溫度實在高了,老鱉們就找孔透氣,和尚們做好的孔就派上用場了,一隻鱉一個孔,“沿蓋得孔,以頭探伸而出”――這就是孔數與老鱉數相符的用意所在。當然,清朝和尚們給老鱉留孔的目的,絕然不是爲了老鱉們涼快,或者“普度衆生”的。“先以薑汁、椒末、醬油、酒醋調和勻好”,趁着伸出的老鱉頭,熱極了,嘴張得老大的時候,用湯匙挑調料灌到老鱉的口中,老鱉渴極難耐,大口吞嚥,“五味盡入腑臟”――這正中和尚們下懷。沒多長時間,隨着熱水沸騰,蒸汽嫋嫋,鍋中的老鱉“遍身骨肉皆香而死”。據記載,有和尚還對着熱鍋中掙扎的老鱉,合掌禱唸:“阿彌陀佛,再忍片時便不痛矣。”――清朝文人劉廷璣評爲“其慘異苦”。

此外,清朝人還有生喫猴腦、活割豬裏脊肉等等酷烈的飲食做法、喫法,僅僅從文字上讀來,也分外令人膽戰心驚。“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同爲有生命之動物,但是,飛禽走獸絕然沒想到,有些“喫貨”爲了滿足口舌之慾,下手會如此之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