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以“海上翰墨天山行”爲主題的書畫作品展開幕式在烏魯木齊市美術館舉行。

開幕式

9月2日,以“海上翰墨天山行”爲主題的書畫作品展開幕式在烏魯木齊市美術館舉行。

中國美術協會理事、上海美術協會副主席祕書長陳琪講話

開幕式由烏魯木齊市美術館館長孫新海主持,烏魯木齊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章銳,中國美術協會理事、自治區美術辦會主席鄶振明等。本次展覽活動共展出三位美術家的作品,他們分別是:上海市美術協會主席陳其先生、畫家孟凡樂、書法家李新華。

主辦單位向展覽品作者頒發證書

作爲本次展覽主辦方之一的烏魯木齊市美術館館長孫新海表示,通過在“一帶-一路”的契機下舉辦此次活動可以促進兩地相互之間的藝術交流,使雙方藝術家互相學習觀摩,彼此之間都能夠有所收穫,同時把優秀的作品帶給老百姓,讓老百姓去享受這種饕餮大餐,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水平和藝術素養。

與會領導嘉賓參觀展覽作品

此次展覽從9月2日到9月6日爲期五天,共展出書畫作品126幅,其中由陳琪主席和孟凡樂老師的山水、花烏、人物畫,以及李新華老師的書法作品。通過此次展覽將有利於促進兩地之間書畫方面的學習互動,也對推動“一帶一一路”城市間的文化交流具有積極的意義。

畫家孟凡樂

孟凡樂,1949年出生於江蘇沛縣,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班。師從陸儼少、吳山明、劉國輝等大師。職業國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生活工作於上海。曾受聘中央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書畫院院長,世界大同和平總會藝術總監等職。擅長寫意人物,兼工山水花鳥。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省、市級重要展覽,並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美術館等機構收藏。先後在上海、西安、天津、南京、溫州、濟南、瀋陽、廣州等地舉辦個展。出版多本專業藝術書籍,國內外多家報刊發表過作品,中央教育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做過專欄介紹。

孟凡樂從中國美院剛剛步入社會時,他的畫呈現的還是清新秀美的特點,隨着社會實踐的不斷深入,孟凡樂開始思索自己的畫路,經過無數遍的肯定否定之後,一種純樸古拙的作品定位在畫家的內心中逐漸形成。 對很多畫家而言,迎合市場是必須思考的問題。但是孟凡樂卻不是這樣,他卻把畫家的藝術追求放在了首位,只考慮藝術性必然會忽略市場性的問題,也可以說孟凡樂天生就是個不走尋常路的角兒,幾十年來他堅定不移的堅持了自己的定位。

孟凡樂的國畫專攻寫意,人物、山水、花鳥各種題材均有涉獵。其筆墨的含義,已不是簡單的技法問題,其中滲透出來的是一種個人的繪畫精神。從孟凡樂點、線、面組成來看,線條的功力則是他最爲突出的亮點,在墨法方面,濃、淡、幹、溼、深、淺不同的變化之中又無處不體現出其與衆不同的特點。

孟凡樂的山水人物畫多偏重於意境,畫中有詩,詩情畫意的意境微妙,有時這種意境之微妙又是隻可意會卻難以言表的。李可染先生說:“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 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從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就是詩的境界”。當然,意境在中國畫中包含的內容很多,如:一張畫的主題,其取景構圖、造型和神韻、情節安排與描寫以及畫面經營處理都須在“意”字上下功夫。“意”可以說是一張畫的靈魂。孟凡樂的畫可以說就是無 聲的詩,這倒和這個平日裏不善於語言表白的人形成了反差,也許,他把自己的一切表白都醞釀在“畫境”之中了。他把自己的感受與對象特徵和諧表現於作品裏,於是出現了情景交融的形象,這也就是詩的形象,正所謂“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孟凡樂追求的正是這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形象。 孟凡樂的人物畫側重的是樸拙之美,人物造型多以枯筆拙線構圖,人物結構樸實厚重,線條蒼勁有力,水墨技法的演變得自然且渾厚,畫面多呈以水墨爲主,以色爲輔的面貌。突顯出“墨 分五色”這一典型的“以墨爲色”的觀念。他的人物畫體現出“型拙而神美”,作品與自然物象外在特徵之間揭示着一種更深層次的肖似關係,也就是俗話所 說的,畫什麼像什麼的基礎上進入到“似與不似之間”的微妙境地。

孟凡樂的人物畫側重的是樸拙之美,人物造型多以枯筆拙線構圖,人物結構樸實厚重,線條蒼勁有力,水墨技法的演變得自然且渾厚,畫面多呈以水墨爲主,以色爲輔的面貌。突顯出“墨 分五色”這一典型的“以墨爲色”的觀念。他的人物畫體現出“型拙而神美”,作品與自然物象外在特徵之間揭示着一種更深層次的肖似關係,也就是俗話所 說的,畫什麼像什麼的基礎上進入到“似與不似之間”的微妙境地。

孟凡樂強調:畫家在描寫對象時,要在刻畫對象外形的基礎上,側重神韻的表現,這不是對物象簡單如實的描寫,而是畫者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從理性認識到藝術表現的完整的過程。這不是物象簡單的再現,而是對源於生活的物象更加高度的概括。

畫家孟凡樂的部分參展作品

孟凡樂認爲形似與神似是統一的,“神似”與“形似”也是相對應的,由事物的表象審美到意象的深化。也就是說除 了畫什麼像什麼之外,還要注意精神內在的表現。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質”。袁文曰:“作畫形易而神難。形者其形體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體,學畫者往往皆能,至於神采,自非胸中過人,有不能爲者”。其實,“形神兼備”纔是中國繪畫藝術的定論。(雲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