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死橋》是李碧華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小說中,懷玉和志高遇到精靈古怪的丹丹,當同時喜歡上這個女孩時,人生的命運是否註定,只在於對於愛情如何選擇了。志高雖然愛着丹丹,卻無法左右丹丹要去上海找懷玉的衝動,丹丹的選擇是飛蛾撲火,她要強求愛情,否則對於她來說就是生不如死,所以一定要去找懷玉。

寫前塵往事,奇情畸戀,在李碧華的筆下,愛情既是浪漫、激情的代名詞,同時也是悽豔、無奈的命運無奈,正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而人在命運這場大戲中,是強求還是順勢而爲,選擇不一樣時,命運早就寫下了。

《生死橋》是李碧華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小說中,懷玉和志高遇到精靈古怪的丹丹,當同時喜歡上這個女孩時,人生的命運是否註定,只在於對於愛情如何選擇了。

當三個孩子在王老太監的家中想算出自己未來的命運時,因爲一隻貓的打擾讓三人求的籤混在了一起,從簽上,王老公給他們命運的註解則是:

“……一個是,生不如死;一個是,死不如生。”王老公老臉上帶着似笑非笑的曖昧表情。是你們逼我的,我不想泄漏的,“還有一個,是先死後生。”

當命運就這樣被註定了之後,在李碧華的這本《生死橋》中其實已經不必糾結到底誰應對了各自四個字的命運,三個人的愛情糾纏或多或少的塞進自己的命運之後,人生已經成形。

讀完《生死橋》,在李碧華的筆下,愛情的正面是溫情和浪漫的,而反面則呈現出來的冷酷、無常讓人不寒而慄,最終則會體驗到什麼是生不如死,死不如生,先死後生。

青春年少埋下情的種子

兩小無猜算不算愛情,估計多數人都認爲是算的,只是在《生死橋》中卻不是兩小無猜了,而是三個人的朦朧的情感糾纏。

若是嚴格來區分,李碧華把愛情分成了兩段,前一段懷玉、志高和丹丹只是小孩們的過家家罷了,還上升不到愛情的境界,只能說是朦朧的情感體驗,但是這種情感體驗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存在,這在書中並沒有着墨太多,那就三個人在孩提時代是本色出演,有情卻不是愛。

每個人都遇到了生活中的難題和困苦,如懷玉在父親和戲班之間的選擇中還糾結了一回,志高面對母親墮落紅塵而導致母子之間的隔閡,丹丹則如浮萍般從小就開始走南闖北了。

但是由於看見還小,他們遇到的人和事,其實還屬於類似象牙塔中的保護,看上去有點兇險,卻有大人們在前面抵擋點寒風,所以看上去做出的選擇其實並沒有多少實質的兇險在內。

當三個偶遇再分開之後,大家並沒有想到會有重逢的那一天,畢竟生活是如此艱難,走南闖北再會的概率並不會太大,這種朦朧之情只是一隻種子埋藏在三人的心中,能否發芽就看是否有緣了。

一夢之中,盡是稱心如意。乍驚,不知人間何世,天不再冷了,夜不再昏了,人也不再年少。

一覺醒來,人間原來暗換了芳華。

愛情,應該如何選擇

曾經有一首歌中這樣唱到:愛我的人爲我付出一切,我卻爲我愛的人甘心一生傷悲。

歌曲聽得很有韻味,但是若是在愛情中糾纏於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卻看不清愛情的本質之後,可能最終面對的則是無奈了。

懷玉和志高當再遇到丹丹時,兩位少年和一位小女的心中開始起了波瀾,童年已經不再,青春年少註定了懷春,所以三人之間曾經埋下的種子發芽了,第二段愛情開始升起了。

愛情總是獨佔的,即使親如兄弟的懷玉和志高,面對丹丹總是要明爭暗鬥一番,而丹丹則在兩人之間搖擺,最終丹丹還是有了自己的選擇。

“你們誰也別想騙我!”丹丹猛地扯住懷玉,“懷玉哥,你說中秋再偷棗兒給我喫。”

但是命運卻是不允許,當懷玉最終決定去大上海見識一番之後,這個偷棗的事就再也無法成行了,當能夠賺錢之後,買的是蜜棗,卻不是樹上偷的棗,蜜棗雖然甜蜜卻不再是原始的味道。

從年少種下的情,到青春時節升騰起來的愛,卻有一個因素在愛的浮華外衣下被忽視了,那就是人面對社會環境,可能會變的,當改變了之後,一切都不同了。

懷玉在上海見識了繁華之後,他遇到了段娉婷,不可避免的沉淪,因爲他選擇了浮世的愛情,那麼丹丹的愛情只能放在一邊,哪怕曾經在內心深處愛過,因爲愛前者可以和繁華世界接軌,愛後者可能就是迴歸到原來狀態。

當戲班班主李盛天回北平時,即使面對冷槍暗箭,懷玉認爲自己是懷才不遇,需要留下來闖一番,所以他對愛情的選擇就是拋棄過往,迎接不是愛的愛情。

志高雖然愛着丹丹,卻無法左右丹丹要去上海找懷玉的衝動,丹丹的選擇是飛蛾撲火,她要強求愛情,否則對於她來說就是生不如死,所以一定要去找懷玉。

面對懷玉的絕情,她是有選擇的:

丹丹一彈而起,長辮子有種炫耀的放恣的以身相殉的颼動,車不動,人動了。一扭身,她便也留在上海不走了!

這一選擇之下,生不如死、死不如生,先死後生的命運就開始轉動起來了。

生不如死,死不如生,先死後生

因爲丹丹把愛情看得太重,所以她要強求愛情,而這種強求還來的則是命運的反撲,在亂世中,兒女情長註定是個悲劇。

在李碧華的筆下,愛情變成了生命之中最沉重的負擔,丹丹選擇了飛蛾撲火式的愛情,她沒有能力出人頭地的,所以走捷徑,選擇曾經段娉婷選擇的路,攀上了金嘯風,她卻不知道,她的這種選擇看上去是爲了愛情,其實只是選擇了自我毀滅之路。

這種選擇,在如今現實中還時有展現,正如許多在愛情中受傷的女孩子們想的那樣,愛情受傷了,我就要放蕩給對方看,讓對方後悔,卻不知道越是放蕩反而會離曾經的愛人越遠,自己也變成陌生人了。

愛情中是沒有輸贏了,當在意輸贏時,其實已經輸了。

志高是無可奈何的放手,他沒辦法做到爲愛瘋狂,所以他選擇了無奈的等待中慢慢去改變自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曾經命運的判定在他身上是沒有體現的,他選擇的則是一條看上去生活很苦,卻活得最滋潤的方式。

志高,在這中間並沒有做出愛情的選擇,他只是順勢而爲,有時不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段娉婷選擇的是妒忌式的愛情,得不到最完美的,那就寧可擁有欠缺的,所以她親手把懷玉捧成明星,同進也把他毀滅在前進的路上,懷玉最終的狀態可以用先死後生來形容,最後只能成爲段娉婷一個人的愛人。

因爲一個瞎子怎麼能夠跑太遠呢,而且習慣了優越生活的人,跟着段娉婷衣食不愁,即使說不上特別愛,她愛就足夠了。

金嘯風看上去是遊戲風塵,從來不談愛,然而他卻想在丹丹身上找回曾經初戀的感覺,他對愛情的選擇是在無底線的流氓氣息中強制找愛,然而他找來的這種愛是脆弱的,最後只能飲恨于丹丹下的毒品中。

金嘯風成就了丹丹的所謂報復曾經的愛情,同時也把純淨的丹丹殺死了,可以說丹丹是在生不如死中走了一次秀場,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

最終,丹丹的命運纔是這種愛情輪迴中最大的受害者。

她爲愛生,也爲愛死,

天橋大白天的喧囂,像是爲了堆砌夜來的冷寂。

天地間有隻迷路的貓兒,黑的,半根雜毛也沒有,悽惶地碰上她。它滿目奇異地瞪着她,不辨生死,不知底蘊,情急之下,一跳而過,朝北疾奔。

就像被個頑皮的小姑娘追逐着。

其實,說到底《生死橋》只是丹丹一個人的生死橋,當一隻貓在王老公的幽暗的家中驚擾到她,讓三個抽的籤混在一起時,她的命運在愛情的執着之下已然註定了。

《莊子·盜蹠》:“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丹丹死命抱着橋柱不放,若有所待,是因爲她覺得冷,抓住身邊任何東西,就緊抱着,以爲這就可以暖和暖和。只是她抱不住自己曾經癡迷的愛情。

當迷路的貓兒遇到她時,也許是曾經的貓,貌似也是告訴她,生命的輪迴就這樣開始也結束了。

曾經她是個頑皮的小姑娘,如今卻是一個爲愛癡迷的受害者,到底誰之過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