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信息产业法人单位5年间增长超3倍 

我国法人单位进入高速增长期,五年来单位数量翻倍。

新京报快讯(记者 姜慧梓)11月27日起,国家统计局陆续发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已经公布的首份报告显示,我国法人单位已进入高速增长期,企业法人比重提高,机关事业法人占比下降,信息产业法人单位数量5年增长306.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单位数量增长最快

首份报告聚焦目前我国法人单位数量,及由此反映出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市场活力等议题。报告显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和持续推进,我国法人单位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目前已进入高速增长期。2018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178.9万个,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2013年末)相比,增加1093.2万个,实现翻倍。

其中,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比重稳步提高。2018年末,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为1716.1万个,占全部单位数量的近8成。全部单位从业人员中超半数从事第三产业,总数超过2亿人。资产和营收方面,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分别占到全部的81.0%和51.2%。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位列“比重榜单”的前三位,合计占全部比重的一半以上。

“增速榜单”则出现明显分化,采矿业成为单位数量唯一减少的行业,五年间减少1.9万个,下降21.2%。接下来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两个行业单位数量分别仅增长5.1%和9.2%。

“增速榜单”另一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单位数量增长最快。2018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有法人单位92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69.4万个,增长306.9%;从业人员超过1千万人,增长87.4%;资产总计15.7万亿元,增长102.4%。

报告指出,这说明从2013年末至2018年末的五年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有企业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企业法人与机关事业法人的对比中,企业法人占比持续提高,机关事业法人占比下降较大。

2018年末,全国共有企业法人单位1857.0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036.2万个,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提高至超过8成。而机关事业法人为107.5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3.8万个,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从9.6%下降到4.9%。

造成此现象主要是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和营商环境的逐步优化,企业数量出现快速增长。此外,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单位数量为214.4万个,实现了33.1%的增长。

企业法人中,国有企业为24.2万个,仅占全部企业的1.3%,但从业人员占全部企业的15.7%,这说明国有企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继续发挥支柱作用。私营企业1561.4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001.0万个,实现快速增长,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也由68.3%提高到84.1%。港澳台商方面,2018年末,全国共有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9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2.3万个,增长23.8%,资产总计增长82.1%,全年营业收入增长26.0%。外商投资企业为10.3万个,出现小幅减少,但资产总计增长接近6成,全年营业收入增长15.7%。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