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是個分手季,毛曉彤,闞清子,最近,又輪到了馬思純。

近日,馬思純和歐豪兩個人分別在微博,向大家證實了分手訊息,有網友如此評價:“七月是歐豪的,八月就不是了”。

先來回顧一下他們兩個人的戀愛時間線。

2015年5月,馬思純和歐豪在拍攝《左耳》時,因戲生情,不久以後,歐豪搬進了馬思純位於北京朝陽公園附近的公寓。

隨即有媒體拍到兩人前後腳進入公寓。而被媒體追問的時候,雙方工作人員則表示:“我們不知道有這碼事啊。”

那時候的他們,已經是郎情妾意了,據劇組工作人員說,這倆人拍吻戲,經常都是“一條過”。

2017年3月。

歐豪被拍到趕赴橫店探班馬思純,兩人在酒店內共度一夜,基本上坐實了開始談戀愛的事實。

2017年3月14日,據上次橫店探班沒過幾天。

雙魚座馬思純的30歲生日,歐豪在微博上隔空祝生日快樂,兩個人正式宣佈戀情。

2017年7月。

馬思純在微博曬出幾張歐豪參演電影的海報,並配文“七月是歐豪的”,高調幫男友宣傳新電影,這也是這兩個人最甜蜜的時候。

三個月後的10月,馬思純微博慶生歐豪。

歐豪回應。

兩個月後的12月,歐豪突然刪除大量微博,還取關了很多人,這其中,包括自己的女朋友馬思純,就連與馬思純有關的消息都一一刪除,生日祝福也沒有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坊間開始揣測這兩個人已經分手了,他們猜測的原因,是因爲歐豪在喫軟飯。

不過,轉年一月。

馬思純歐豪當街親密親吻被拍,而馬思純當時的反應,是瞪大眼睛,這,應該是複合的前兆了。

果不其然,18年3月。

歐豪曬照爲女友慶生:“今天有人哭鼻子了,生日快樂小馬同學!”,紀念他們公佈戀情一週年。

馬思純的回應則如下,有些耐人尋味。

生日祝福的次日。

馬思純,歐豪,二人十指緊扣現身機場,馬思純母親同行——這段戀情已經到了見家長的地步了。

然後,這兩個人就一直沒有任何互動了,直到前段時間的,我們大家看到的那條分手訊息。

這兩對分手了,給娛樂圈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一時間,粉絲們的猜測五花八門。

有說馬思純總是主動,熱臉貼冷屁股的。

說實話,這個事可能有,但充其量只能算表象,試問,你會讓你喜歡的人,用熱戀貼你的冷屁股嗎?

有人說馬思純是les,她真正喜歡的是周冬雨。

這個顯然是扯淡。

還有傳,是因地位差距懸殊導致分手,這倆人差了4歲,“姐弟戀”有代溝,因性格不合聚少離多而影響感情。

各位可能有所不知,馬思純家境顯赫,小姨是大名鼎鼎的蔣雯麗,而馬思純自己更是了不起,二十多歲不到三十,居然是拿了個金馬影后。

要知道,金馬獎在娛樂圈地位高到不行,是多少牛逼演員一輩子都拿不到的榮譽啊,馬思純拿到這個獎,妥妥的就是頂尖藝人了。

而歐豪,快男亞軍出道,之後就乏善可陳了,到現在充其量是三四線藝人。那麼,是不是地位懸殊,年齡差距過大,導致這倆人分手的呢?

我也不這麼看。

首先,年齡有差距就不能在一起?我們上一篇文章剛剛說過,娛樂圈最多的,就是那種年齡差距巨大,偏巧又很恩愛的情侶。

然後,男方事業不行就不能在一起嗎?

我也不這麼看。

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李安。

衆所周知,李安是大器晚成的典型,35歲才一舉成名,可他在成名之前慘的不行,在家待著,拍點小片子,靠老婆養了7年,堪稱“軟飯硬喫”,但是呢?人家日子一樣過得好好的。

最後一種猜測,是“歐豪一直逼婚,但馬思純正是事業上升期,所以不想結婚”。

實際上,這些問題,都不是最致命的,好比一個人得了痔瘡,你就說這人活不了多長時間了,這是不可能的。

而我的觀點是,馬思純和歐豪,這兩個人,壓根就不是一類人。

舉個例子來說明。

知乎之前有一個非常熱的帖子,一個女白領38歲了,母親竟然要求他和一個水泥工去相親。

你們猜最高贊答案是怎麼說的?

這個答案,看上去非常政治正確,非常容易獲得高贊同,然而,這位答主宣揚的價值觀,卻是那種典型的“似是而非”的錯誤觀點。

“去啊,水泥工也有好人啊,比如我爸。”

那請問,你是來找好人的,還是來找老公的?如果你說只要人好就能當你老公的話,那你……

那你豈不是“人盡可夫”嗎?

一個上過大學的人,和一個水泥工,註定是不能在一起的,這不是歧視誰,也不是看不起誰——教育程度的巨大差距必然導致三觀不同,對任何事情都能產生境界截然不同的見解,就跟和自己爸媽說話一樣。

這能在一起就怪了。

馬思純和歐豪,也是這個意思,說句最到位的話,這兩個人,壓根就不是一路人。

馬思純微博,說的都是一些有書卷氣,顯得有哲理的那種話,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個文藝青年。

而歐豪呢?

滿篇都是這種直白的直男微博。

一個在中傳受過頂尖的高等教育,一個出生在福建小漁村,16歲就出來輟學打工,連高中都沒有上完。

如果不是誤打誤撞進了演藝圈,這兩個人本來是毫無交集的,即便是介紹對象也不會考慮對方的那種。

可命運就是這麼的弔詭,不僅讓這兩人有機會“遇見”,還讓他們在戲裏撒狗糧,拍了一條又一條的吻戲。

少男少女的,哪個又受得了這種浪漫互動呢?

但是,長時間相處下來,最核心的問題漸漸浮出水面——你們究竟是不是有共同語言的同一類人呢?

就像那個女白領和水泥工一樣,沒人說他們不是好人,但是,不是人好,就一定能夠在一起的。

不然哪裏會有那麼多人,一大把年紀都沒有結婚呢?

《左耳》這部電影的劇情中,張漾和吧啦最後分道揚鑣,而現實生活中的這對情侶,最終也沒有走到一起。

這可能就是生命中,註定要走過的一段旅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