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没有巡航导弹,也没有枪林弹雨,有的只是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最远程的武器也只有弓箭了,那么决定战争的胜利走向的往往就是人数的多少,在冲锋的过程中自然会有先有后,那么你知道是前排的士兵伤亡多还是后排的士兵伤亡多呢?

按常理,士兵们向前冲锋,前排士兵的伤亡应该是大于后排士兵的,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前排士兵的存活率远高于后排,这是为何呢?第一个原因就是装备的差距。由于前排冲锋的士兵明面上看来风险较大,部队往往会给他们最全面的进攻和防护装备,在冷兵器时代,手上的武器十分重要,有没有防护,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而部队人数众多,一般这种精良的装备是不可能供给到全军的,后排的士兵有的甚至拿个木棍穿个粗布短袖就上战场了,在短兵相接的时刻,很容易就受伤或者被敌军杀掉。

第二个原因就是古代人射箭的方式,我们知道,在古代攻城的时候,守城的第一道防护方式就是通过射箭来完成,漫天箭雨使得攻城士兵不敢向前,而攻城者往往会采用围而不攻的策略,使得城内粮食和水源不够,自动投降,当然,这种策略不一定次次都奏效,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派兵强行攻城的。

采用的就是人海战略,这时城墙上的士兵会射箭来抵御他们,他们并不是向下或者平行射击,而是往天上射,这样的话射出去的箭会成一个弧线下落,受到严重攻击的不是前排冲锋者,反而是阵中和阵后的士兵。

第三个原因就是士兵个人战斗力的区别,在战争里面,敢于冲锋的往往都是体格健壮、身经百战的勇士,他们或以一敌十、甚至一敌百,与后排的那些老弱病残的士兵相比,他们的战斗力更强,使得在和敌人搏斗的过程中,有着更大的优势。

第四个原因就是战斗意志的不同,古代是按军功论赏的,敢于在前排冲锋的士兵,大多是奔着拿敌人人头回去邀功的,他们有着破釜沉舟的勇气,而逃兵一般都产生于中后排,他们战斗意志消沉,一旦两支军队混战在一起,既无法战斗。又无法逃跑,就像一只只待宰的羔羊,待在原地等着被敌人干掉,自然存活率就不高了。

综上所述,在冷兵器时代,前排士兵的存活率是高于后排的。至于有些人说前排士兵都是炮灰,那应当放在近代有枪支的情况下去讨论,因为子弹不但速度快而且几乎是平行着被射出去,一般的防护装备不可能抵御,纵使你的战斗能力再强意志在坚定,那也不管用了。不过,这种理论在古代可行不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