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六冢村6组贫困户李淑娟对带动她脱贫的田建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说,从合作社成立那天起,就一直跟着建荣姐一起打拼,两个人情同姐妹,一个月做“针线活”下来有800元的收入可以补贴家用,而且为了增加产品销量和效益,她正在学着在网上开直播“带货”。”4月29日一大早,在凤翔县举办的首次消费扶贫展销会上,笔者看到田建荣正在展位前忙着向顾客推销自家合作社制作的手工艺品,不一会儿功夫,就卖出了七八件幼儿老虎帽、小布鞋和枕头等物件。

  “我们的刺绣产品都是一针一线纯手工制作,质量么麻达!你看这个小娃戴的帽圈,上面绣的老虎寓意吉祥尊贵。”4月29日一大早,在凤翔县举办的首次消费扶贫展销会上,笔者看到田建荣正在展位前忙着向顾客推销自家合作社制作的手工艺品,不一会儿功夫,就卖出了七八件幼儿老虎帽、小布鞋和枕头等物件。

  凤翔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姑娘手”驰名中外,手工刺绣作为当地的大一支艺术奇葩,剪、缝、绣、叠、镶等技法创作耗时长,工艺十分复杂,一针一线无不浸透着工艺之精湛和传统文化之美。

  43岁的田建荣是凤翔县柳林镇南六冢村10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肢体残疾,干不了农活,行动不便。她从小就受手工刺绣熏陶,对“针线活”耳濡目染、情有独钟,加之勤奋好学,善于钻研,经她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十分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和发扬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2016年,田建荣创办合作社,命名为凤翔县建荣手工艺品合作社。

  “感谢县上的扶贫政策,5万元的贫困户创业无息贷款给我成立合作社帮了大忙。”田建荣说,合作社办起来后,吸纳了本村和邻村近30名妇女加入长期做工,其中有11户贫困户,残疾人7人。

  为了把手工刺绣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家庭妇女摆脱贫困,在凤翔县妇联和残联的支持下,田建荣还组织举办了两期手工刺绣培训班,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百余名村民受教受益。

  “建荣姐不但教会了我手艺,还让我树立起战胜贫穷的信心,鼓励我从自卑中完全走了出来,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双手,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南六冢村6组贫困户李淑娟对带动她脱贫的田建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说,从合作社成立那天起,就一直跟着建荣姐一起打拼,两个人情同姐妹,一个月做“针线活”下来有800元的收入可以补贴家用,而且为了增加产品销量和效益,她正在学着在网上开直播“带货”。

  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销售一段时间比较低迷,建荣手工艺品合作社转变营销方式,把产品销售从线下做到线上,双管齐下。

  “两个月前,我就开通了抖音号,抽空还开直播,现在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有6000多,产品还远销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赚了1万多元呢。”田建荣说,更高兴的是,这次参加县上组织的扶贫产品展销会,不但卖出去了好多产品,而且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建荣刺绣,展销会启动当天,就销售出30多件产品,利润超过了1000元。

  “感谢政府提供这么好的平台,我一定带领姐妹们,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一根绣花针,把日子绣的像花一样美。”田建荣说。(王永刚)

  来源:宝鸡新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