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太子胤礽可以说是一个悲催的人物,身为堂堂一国储君,先是因为追缴国库欠款而暴露出自己的各种问题,开启了自己的两次被废之路,最后又因为百官行述,是彻底被废,从此是万劫不复。

那么太子胤礽到底失败在哪里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其实仔细看看追缴国库欠款和百官行述这两个剧情,就会发现太子驭人之术很是失败,那么自然就会知道他的失败原因了。

平心而论,太子胤礽的驭人之术可以说是水平很低的,对比老四和老八这两个高手,更是显得他很是无能。

在追缴国库欠款之际,暴露出太子一个问题,那便是他身为一国储君,竟然欠款50万两,关键是他竟然还不起。

太子为什么还不起呢?

按照剧情来说,太子之所以还不起,就是因为他是一国之储君,天下人眼睛都看着他呢,所以他不能像老八那样搞很是赚钱的万永当铺,甚至以自己的影响力,让地方官中诸如任伯安这种心术不正之人每年向自己上贡一百万两银子。

正因为如此所以太子没钱,只能借国库银子来开销。而东窗事发以后,又咬了咬牙冒险通过卖官方式还款,结果马上被盯着他的老八发现,老八又把这个消息故意透露给大阿哥,大阿哥又给康熙说了这件事,自此康熙开始怀疑像太子这样的行为,将来成为大清的皇帝真的可以吗。

同时这也侧面反应出太子之所以花钱大手大脚,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需要以赏赐钱财方式来拉拢自己派系的大臣。

但很明显太子这个驭人之术并不是很高明,自己派系的大臣没有独当一面的就不说了,反而都是一些猪队友,比如说一直怂恿他干愚蠢之事的黄体仁。

所以说太子这个驭人之术很不高明,比之老四和老八差远了。

等到太子复立以后,太子为什么要费尽心思的得到百官行述呢?

其实单纯以驭人之术来看,太子已经是换了一种方式,之前是靠赏赐钱财这种单一而常规的操作来拉拢大臣,这次太子则是换了一种驭人之术,那便是打算利用官员把柄来控制百官,进而稳固自己的地位。

很明显太子这个如意算盘最后是翻盘了,自己急匆匆之下写的亲笔信,反而成了一封催命符,因为这封信,自己最后是彻底被废,从此以后政治生命是彻底结束了。

从赏赐钱财再到想要以把柄控制住百官,很明显太子的驭人之术很不合格,自己本身能力又很平庸,所以面对虎视眈眈的兄弟们,最后自然是惨败出局。

当然太子胤礽为什么这般不堪一击呢,水平很低呢,跳出剧情来看,雍正王朝电视剧很明显对于太子的刻画是弱化了,历史上的太子胤礽虽然是失败者,但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并没有电视剧中那般不堪的。

最后再声明一下:本分析文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的说。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这部经典电视剧蕴含的各种人生道理和职场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于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剧情而言。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