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太子胤礽可以說是一個悲催的人物,身爲堂堂一國儲君,先是因爲追繳國庫欠款而暴露出自己的各種問題,開啓了自己的兩次被廢之路,最後又因爲百官行述,是徹底被廢,從此是萬劫不復。

那麼太子胤礽到底失敗在哪裏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其實仔細看看追繳國庫欠款和百官行述這兩個劇情,就會發現太子馭人之術很是失敗,那麼自然就會知道他的失敗原因了。

平心而論,太子胤礽的馭人之術可以說是水平很低的,對比老四和老八這兩個高手,更是顯得他很是無能。

在追繳國庫欠款之際,暴露出太子一個問題,那便是他身爲一國儲君,竟然欠款50萬兩,關鍵是他竟然還不起。

太子爲什麼還不起呢?

按照劇情來說,太子之所以還不起,就是因爲他是一國之儲君,天下人眼睛都看着他呢,所以他不能像老八那樣搞很是賺錢的萬永當鋪,甚至以自己的影響力,讓地方官中諸如任伯安這種心術不正之人每年向自己上貢一百萬兩銀子。

正因爲如此所以太子沒錢,只能借國庫銀子來開銷。而東窗事發以後,又咬了咬牙冒險通過賣官方式還款,結果馬上被盯着他的老八發現,老八又把這個消息故意透露給大阿哥,大阿哥又給康熙說了這件事,自此康熙開始懷疑像太子這樣的行爲,將來成爲大清的皇帝真的可以嗎。

同時這也側面反應出太子之所以花錢大手大腳,其實一定程度上也是需要以賞賜錢財方式來拉攏自己派系的大臣。

但很明顯太子這個馭人之術並不是很高明,自己派系的大臣沒有獨當一面的就不說了,反而都是一些豬隊友,比如說一直慫恿他幹愚蠢之事的黃體仁。

所以說太子這個馭人之術很不高明,比之老四和老八差遠了。

等到太子復立以後,太子爲什麼要費盡心思的得到百官行述呢?

其實單純以馭人之術來看,太子已經是換了一種方式,之前是靠賞賜錢財這種單一而常規的操作來拉攏大臣,這次太子則是換了一種馭人之術,那便是打算利用官員把柄來控制百官,進而穩固自己的地位。

很明顯太子這個如意算盤最後是翻盤了,自己急匆匆之下寫的親筆信,反而成了一封催命符,因爲這封信,自己最後是徹底被廢,從此以後政治生命是徹底結束了。

從賞賜錢財再到想要以把柄控制住百官,很明顯太子的馭人之術很不合格,自己本身能力又很平庸,所以面對虎視眈眈的兄弟們,最後自然是慘敗出局。

當然太子胤礽爲什麼這般不堪一擊呢,水平很低呢,跳出劇情來看,雍正王朝電視劇很明顯對於太子的刻畫是弱化了,歷史上的太子胤礽雖然是失敗者,但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並沒有電視劇中那般不堪的。

最後再聲明一下:本分析文章只談劇不說史,並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的說。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這部經典電視劇蘊含的各種人生道理和職場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於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出來和諧交流,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相關文章